为什么中国人把R音翻译为L音?

今天在italki网站碰到个老美,他嘲笑中国人不会说R。还问我light(right)?我很不爽告诉他那是日本,汉语有R这个音。他就反驳说你们为什么把harry potter翻译成hally potter。我就无语了。。想想确实中国人逢R就翻译成L,像什么玛丽,格林尼治。。很火大啊话说为什么要这么翻译?是早期的翻译家在日本留学吗?

原因主要如下:
拉丁字母R在欧洲的各种语言中表示的发音有很多种,如齿龈颤音[r]、齿龈闪音[ɾ]、浊卷舌擦音[ʐ],浊小舌擦音[ʁ]等。最通行的英语中的R最常表示的是齿龈近音[ɹ],汉语拼音通常表示的是卷舌近音[ɻ](或浊卷舌擦音[ʐ]),所以一般俗称的“R音”指的是这三个音。这三个音也是有差异的,只是一般人不太感觉得出来。对于以普通话或北方多数方言为母语的国人,发音并不是很成问题。但是最早接触西方的这些地名、人名等并将之译成汉语的翻译家、商人、侨民等很多都来自南方的广东、福建等省,而他们的母语——如粤语支、闽语支的各种语言中并没有这些发音,甚至R在欧美各语言中表示的各种发音在这些方言(严格来讲不能叫方言,它们和普通话虽属同一语族但不属同一语支)中一个都没有。对于这些南方人来说,他们就算可以准确地发出这些音,也很难找到对应的汉字,所以只能找接近的替代,如齿龈边音[l]等。举例来说(这个例子与实际可能不符合但足以说明问题):有人疑问为什么英文名Mary汉语译作“玛丽”而不是“玛瑞”,如果考虑一下“瑞”字在南方语言中的发音,如粤语中的seoi6,闽南语中的sūi,闽东语中的sôi等,那就不奇怪了,因为这些音似乎与“-ry”的音差别更大。这也解释了一些汉译与原文似乎有较大差异或明明有更接近的音却不采用的例子,如Suisse与“瑞士”的普通话发音Ruìshiì有一定差异,但考虑南方的发音,如闽东语的Sô̤i-sê̤ṳ 等,那就完全对应得上了。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某些带r的音节译成汉语中的卷舌音时整体发音会变得很拗口。如France译成平舌的“法兰西”显然更上口一些;
有些汉语翻译是经由日语翻译而来的,而在日语翻译后这些音更接近所谓的“L音”;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8
原因:
1.早期的翻译家,大都来自于华南。华南很多人,都发不好r这个音。(我接触过很多华南人,比较有体会)
2.普通话里确实没有/r/这个音(/r/相当于汉语拼音的ruo(弱))。只好找一个近似的音/l/代替。
3、译音表为何如此规定,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做些猜想,留待更通晓的人来解答:
(1)沿用旧时翻译
(2)受日本翻译影响(按:日语有[ɽ],无[l],据《国际语音学会手册》)
(3)受粤语翻译影响(按:粤语有[l],无[r, ɾ, ɽ, ɹ]之类的音,据《国际语音学会手册》)
(4)受吴语翻译影响(按:上海话有 l 无 r,“roof 窗”洋泾浜英语译作“老虎窗”)
第2个回答  2018-12-06
这个习惯好像是从小日本那里学过来的,日本人没有R的音,所以英文的R全部翻译成L,中文不知道从哪个魂淡开始也这么翻译,但其实中文明明就有R这个音,比如那个上面那个本单说的罗密欧应该翻译成若米欧,你觉得哪个更接近原来的音呢,还有现在的库里,明明发音是科瑞,能好好翻译的东西非要学小日本,真是可笑啊
第3个回答  2012-03-28
有两个原因:
1.早期的翻译家,大都来自于华南。华南很多人,都发不好r这个音。(我接触过很多华南人,比较有体会)

2.普通话里确实没有/r/这个音(/r/相当于汉语拼音的ruo(弱))。只好找一个近似的音/l/代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3-29
我觉得东北人也会把r讲成l,他们说扔了都是leng 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