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坦率和隐忍哪个更能解决矛盾?

道德经曾云:“君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隐忍不仅仅是自身一种修养,更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风度。而在遇到矛盾时,将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自身消化,不仅更利于矛盾的消除,还能获得对方的尊重,建立起更好的人际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矛盾就是因为双方的意见不统一或者是立场不够明确而造成的,隐忍只不过是把双方的矛盾积压起来,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的帮助,只不过是说服自己暂时不去考虑这个事情的严重性而已,久而久之,谁也没有原谅谁,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坦率,表示一种态度,意味着,我们两个的矛盾只是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对方。说到底,人都是感性动物,我们更多的时候,希望看到对方有一个好的解决态度,而对于事情的真相或者解决办法,也真的并不是特别在意。
所以,解决矛盾最好的方法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把利害关系,双方态度说明白一点,就一切解决。

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们喜欢把话憋在心里,你憋在心里没人知道,就算你真的是有理,那又怎么样?张嘴就要说话啊,你把你的态度观点说出来,双方去讨论,讨论不成功就说不成功的,但是你连话都不说一句,你让人家怎么想?只会觉得你态度有问题,而不愿意解决而已。不论何时,沟通都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5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是更偏向于隐忍来解决问题的。矛盾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但遇到的很多矛盾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一些小事的矛盾,而如果你每个矛盾都坦率回击而不隐忍的话,容易让人觉得你很斤斤计较。就像有人做了一件太好的小事,每个人都觉得他的行为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你这时去制止他,会让他感到很反感,而如果他正好又是一个情绪暴躁的人,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动怒,引发新的矛盾。这就是我说的要隐忍的原因,你要坦率的话也可以,但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如果不将就方式方法是很容易激化矛盾的,因为坦率的说话很直接,将话全盘托出,就像一把剑一样很容易刺伤对方,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可能导致对方有很强烈的反应,进而激化了矛盾。在坦率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要另一方的感受,而不是自顾自的。

矛盾时时有,我们不能想着去消灭它,只能去缓和,所以隐忍是最好的办法。

第2个回答  2018-11-14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还是更偏向于隐忍更能解决矛盾。在和别人相处过程中,如果对于很多事情的隐忍可以发现,其实这是平息我们的情绪的很好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让双方都去思考如何更好的解决矛盾,是维护双方人际关系的一个机会。

对于坦率这一处事方法,个人觉得其实并不如隐忍来的理性,虽然大家把很多事情说开了,下次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但是随之也会让对方觉得你太斤斤计较了。有时候还会碰到一些情绪比较控制不住的人,这个时候对方有可能就会因此而动怒,引发新的矛盾。

而且坦率的说话很直接,这就代表着你说的话很容易伤害到对方。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你直接的提出问题,很可能导致对方有很强烈的反应,进而激化了矛盾。就像你跟一个胖子说她胖,对方心里感觉肯定很难受。

第3个回答  2018-11-15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只要不涉及做人的原则性问题,对于爱找茬的人,能忍则忍,没必要与他太计较,这样大家也许都能够相安无事。

对于这样的人,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是非常好的,因为敬,使得ta没有伤害你的目的和意图,远,是躲得远,使得ta伤害不到你。

但是,对于那些找你麻烦,误认为你好欺负的人就另当别论了,对于这种人,瞅准机会就给他一下子,而且让他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这样,他才知道你不是病猫,而是一只老虎。

第4个回答  2018-11-15

我觉得当然是坦率的说出来更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啊。

光隐忍,只是忍着不说,但自己心里一直弊屈着,对方却一无所知,久而久之,心理严重失衡,于矛盾本身来说,只会加剧,还怎么解决呢?

遇到问题,尽量的能说就说出来,看看如何解决才好,这个时代,除了提倡好事不留名外,别的事情,还是要说出来的,不然委屈的是自己,容易把自己憋坏。

什么也不说,对方也不会理解你,不会念你的好,所以,还是要能说就说,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看看如何解决,并寻找办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