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的内卷行为?

如题所述

大学生对“内卷”的不适应,既正常又不正常。说正常是因为,在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这种烦恼和焦虑是迈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说不正常是因为,以往不少高校的学业环境相对宽松,对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低,大学生“划水”也能毕业,稍一努力就能实现较大突破,让成功变得极为容易。可以说,以往大学生“内卷”的环境尚未形成,竞争的压力也未能有效传导,现在则大不一样了。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现在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 

优秀的人太多了,我也想像他们那么优秀。我也想融入他们的圈子,其次就是不甘心现状,我不想自己碌碌无为,我知道人生而平凡,每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只不过过的就是日复一日的生活而已,我不想那么平庸。

还有就是,骨子里的不认输,希望自己越来越好,不断变得更加强,希望自己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希望以后不会整天为了钱发愁,我就是一个俗人。

作为学生,学习为重,无论是考证还是考英语四六级又怎么样,或者说考其他东西,我们其实都是为了出社会做准备 ,不想浪费这些光阴。

是的,内卷起来很可怕,压力很大,但是每个人都理想和目标都不一样,只要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那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情。

大学只是走向社会的桥梁而已,一个过渡阶段。我能够做的就是,在大学期间 ,努力拿奖学金 ,努力学习,努力考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努力学习办公软件……

我只是不甘平庸而已。

我也只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个小姑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1

内卷是一种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内卷行为在高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司空见惯。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大学生的内卷行为呢?我认为需要辩证看待,不可一概而论。

大学生内卷行为的积极影响:

1.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自己身边的人都在内卷学习时,由于害怕被超越、被孤立自己也会不自觉加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性。进入大学后,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生活学习都不再像高中那样时刻有老师监督。因此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过度放纵自己荒废了学业。大学生的内卷行为有利于帮助学生战胜外界的诱惑,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3.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竞争意识十分薄弱,而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产生危机意识,主动参与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逐步树立竞争意识,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弊端:

1.增加大学生的压力。上学期老师布置了一个2000字的小论文作为平时成绩,班级里总有人写五六千字并加上数据、图片,宛若一篇毕业论文。毫无疑问这样的论文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和表扬,平时成绩也是最高的。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每次作业都会超额完成并不断给自己加码,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压力。

2.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在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主要地点。为了在理想的位置学习很多同学都会在图书馆开门的前几分钟提前准备好。但随着提前的时间越来越长,已经形成了恶性竞争。同时给其他同学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未来也没有规划,只是看到周围的同学在学习自己也盲目加入。由于大学生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盲目学习,缺乏独立思考,以致于大部分学生自主意识薄弱,缺乏主见。

因此,大学生要理性对待内卷行为,树立自己的目标规划,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第2个回答  2022-02-26

      内卷说白了就是竞争,现在大学生内卷现象主要就是暗自努力最后一鸣惊人。会让别人觉得你是在默默地努力,悄悄地努力。


      其实大学生的内卷,也是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做出的应对。其实在我看来,“内卷”这个词既是褒义也是贬义。褒义呢,是因为这个很多大学生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来努力,提高学习综合成绩和专业知识,为自己以后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竞争赢得先机。而贬义呢,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部分人总会跟着网络潮流走,其实也不能说不好,但是过于跟随网络大流就会造成一些不太好的结果。

      坦白说,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必要来竞争的,但是有的人直接跟着大流走来相互竞争一些有的没的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样会引起很多人的效仿,或许会有的人为之承担不必要的结果,其实这就是盲目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还有的人竟然会为了这样做来达到一些对他来说比较好的结果而走向极端,竟然会有些人为了学习不惜一切,不吃饭,不睡觉,导致自己的身体垮掉,这样可是得不偿失。或许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心理压力 如何看待和处理“内卷”现象是我们作为大学生所必须解决的难题。


    “内卷”是一种固化形态,或者说停滞不前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我不停地努力,为何却很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社会不断进步,竞争就会变得异常激烈,以大学校园为例,以前稍一努力就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拔尖者,现在大家都在奋力向前,采取“奔跑的姿态”,冲刺一番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进步反倒可能退步了,付出的巨大努力没有获得一个理想化的排名。这就像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内卷”的形成,源于在更难获取成功的大环境下,一个人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他们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中,在赛道上同其他选手拼命竞速,结果却只领先那么一丁点,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成功也变得越来越难。

     所以在此,也希望同学们理性内卷,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第3个回答  2022-02-13

首先,我们要明白,内卷事实上就是竞争,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内卷现象主要是独自努力然后再考试时一鸣惊人。

但是为什么内卷行为会越来越严重呢?这是大学生面对日益增加的压力而产生的适应现象

但是在我看来,内卷是有一个度需要去把控的,把控的好,那么内卷就是良性的,有益的,把控不好,那么内卷就变成了有害的,不可取的。

首先分析内卷的好处,大学生的内卷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且在课后会花费时间来巩固自己的学识。从这方面看,内卷对大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与专业知识,并且为自己的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优势,是值得大家去做的。但是内卷不可上头,有些人看到身边其他人内卷,产生了恐慌感后会进行超负荷内卷,这就引发了内卷的坏处。

恐慌感产生后,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竞争,例如:“今天某某学习了6个小时,我要多学两个小时,卷过他们“这样的想法会在很多人的心中萌芽。事实上,这样引发出的竞争属于恶性竞争,只专注于时间量上而不专注于效率和结果量。不仅会导致效率低下,消磨积极性,更甚者走向极端而导致自己的身体垮掉,得不偿失。


内卷行为的本质是好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竞争力,同时提升自己,良好的内卷行为可以引发良性竞争,与身边人共同进步,但是内卷不可演变为过度的非理性竞争,这样的产生的结果之后与一开始的预期相反。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我的身边也有着那样一群内卷的同学,他们刻苦也努力,但是同学们的交流沟通与娱乐也会参与,毕竟大学还是一个小社会,来到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还要学习一定的社交能力,但这并不妨碍内卷行为的产生,良好的看待这一现象,可以激发起我们的斗志与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得良性竞争产生。

内卷行为并不可怕,只是需要去正确的看待它,也需要正确的进行正确的内卷。


第4个回答  2021-12-30

确实每个人的追求和标准不同,有些人只想要及格,有些人的目标是优秀,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走好自己的路,自己觉得满意就行,无愧于心。大学有人努力,有人不努力,每个人要求不一样,我觉得八十都算低分,可是对方觉得80很高了,明明不是一个层次的,每次问你分,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我说一个我觉得考的不好,他就来一句 哦我知道了 那就是考的很好。我真的好讨厌这种,你明明知道我们不是一个水平,你还要问我成绩,对我来说考的低了你又觉得我凡尔赛。我真不喜欢那样非要问我分的,我都说了我给别人对分数,救命啊,这样的行为很不好。

我们还不是大神的话,不能完全独立的学习,还是在寻找学习的节奏的时候,借鉴一下别人又何妨呢?我们也是想要变得更好,但是我们还需要向别人学习的时候我认为这么做对自己没坏处,至于你爱怎么想,要觉得我别有用心,把它说是“内卷”我也没法子,但实际上就是我不够优秀。其实反过来,别人这么问我我也会觉得很烦,但我会觉得烦反而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担心别人会超越自己,对自己不自信才会觉得烦。只有内心和外表足够强大,“无所待”,活成自己,就不会有那么多顾虑了。所以内卷的两个群体都是因为太过于在乎对方,没有专注自己,才会彼此内卷和嫉妒。

2天考四门专业课,刚刚结束 自己好好复习了 肯定能过 但是还想考高点 因为感觉好多人都是奔着满分去的,所以还挺慌的 没作弊自己认真备考 考多少我都认了。但是,好无语,我的一个舍友她是那种很努力的,她天天都在努力学习,不上课就去去图书馆,但是我们宿舍的人从来没有内涵或者阴阳过她,然后前两天第二天就要考试了我们宿舍有人在复习(因为我们宿舍都不是那种比较努力的,就她是比较努力学习的)她没学就说我们在卷她,没学的时候也有同学觉得你在学,我和他们一起学,就考得最好,后面我说我没学,他们觉得我在骗她们,真无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