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的工资是厂方发放吗?还是保险公司出?

如题所述

一部分公司出,大部分保险公司出。
工伤期间的工资是由单位发的。但是工伤赔偿是由社保缴纳机构,按照工伤认定的程序,认定后发放给公司再赔偿给劳动者。值得注意,工伤赔偿不是公司直接赔偿的。但是很多时候,公司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那是不是就不能得到赔偿?
在公司没有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及时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自行赔偿给劳动者。因此如果公司不给缴纳社保的,发生工伤事故,公司是需要赔偿的。所以劝告不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单位,不仅违法,而且还可能要赔偿。
工伤职工在停工休假治伤期间,可以享受全勤的工资福利待遇。由于用人单位发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可能有区别,因此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与受伤上个月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一定吻合。但是,不管怎样,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否则,其行为是违法的。
拓展资料:一、工伤期间,公司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如果在工伤期间,公司不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的,其行为就是违法的行为。但是如果直接询问工资情况,对方可能很反感,我们解决问题一定要善于圆滑。可以向公司提出支付”生活费“,而不是说是”工资“。而且在此期间工伤赔偿可能未拿到手,不宜采用强硬手段。先进行协商,最后等拿到了相应赔偿,再询问工资。协商不了的我们就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并且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或者投诉。
二、社会保险是指为因健康原因无法工作、暂时失业或遭受损失的人提供收入或补偿的社会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一批人将其收入作为社会保险税(费)的一部分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参保人可以从基金补偿中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其目的是保证物质和劳动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在我国,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此外,社会保险是一种消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己支付的主要费用,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责任。
但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岗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后给予一定的工伤赔偿的保险。那么我们都知道工伤保险是”五险一金“中仅次于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在发生工伤后,工伤期间工资还有吗?工伤期间不上班工资由谁发?

一、工伤期间是否应当发放工资?由谁发?

工伤期间的工资是由单位发的。但是工伤赔偿是由社保缴纳机构,按照工伤认定的程序,认定后发放给公司再赔偿给劳动者。值得注意,工伤赔偿不是公司直接赔偿的。但是很多时候,公司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那是不是就不能得到赔偿?

在公司没有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及时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自行赔偿给劳动者。因此如果公司不给缴纳社保的,发生工伤事故,公司是需要赔偿的。所以劝告不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单位,不仅违法,而且还可能要赔偿。

工伤职工在停工休假治伤期间,可以享受全勤的工资福利待遇。由于用人单位发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可能有区别,因此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与受伤上个月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一定吻合。但是,不管怎样,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否则,其行为是违法的。

二、工伤期间,公司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如果在工伤期间,公司不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的,其行为就是违法的行为。但是如果直接询问工资情况,对方可能很反感,我们解决问题一定要善于圆滑。可以向公司提出支付”生活费“,而不是说是”工资“。而且在此期间工伤赔偿可能未拿到手,不宜采用强硬手段。先进行协商,最后等拿到了相应赔偿,再询问工资。协商不了的我们就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并且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或者投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6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10
工资是单位给的,通常要经过工伤认定、工伤费用报销、伤残鉴定等程序。
工伤认定时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单,提供首诊诊断证明、工伤员工身份证等材料,建议到当地工伤部门领取申请单及一应材料说明。
工伤医疗过程中,请工伤员工向医疗机构说明是工伤,医院用药的时候会注意,此时注意不要划社保卡,走手工报销流程,先全额支付医疗费用,再进行工伤报销。
一般工伤报销是100%的。当然这仅是医疗费用,公司在停工留薪期要照常支付员工工资。如果伤残定级,在解除(有些伤残情况公司不能主动解除)或终止时还要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基金除支付医疗费用外,还要支付伤残补助和伤残医疗补助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6
公司。用人单位不交保险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订立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这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你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六、四十七条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向单位主张:
1,支付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的经济补偿。
2,补交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社保。
3,如果为未签劳动合同,应支付最多12月的双倍工资。(一年的时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