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异体词与五四词汇的关系

要 从鲁迅异体词看五四词汇

  (一)“胡”和“糊”
  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狂人日记》)
  他不以为然,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狂人日记》)
  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故乡》)
  最惹眼的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遥远的月夜中。(《故乡》)
  有一回,他似乎姓赵,但第二便模糊了。(《阿Q正传》)
  “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的很含胡。(《阿Q正传》)
  据说这藤野先生,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忘了带领结。(《藤野先生》)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祝福》)
  上面的例子中“胡”和“糊”混用。[胡hu] 形声字。从肉古声。①表示说话做事没有根据,不讲道理,任意非为,相当于“乱”“瞎”。②表示任意胡来,乱来。[糊]形声字,从米,胡声。
  [糊涂](形)不明事理对事物认识模糊;也形容内容混乱。(《现代规范字典》)
  [糊涂][胡涂]①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混乱。如:他越解释我越糊涂。②内容混乱。如:一塌糊涂。③〈方〉模糊。
  [含糊][含胡]1、不明确,不清楚。2、不认真、马虎。
  甚至书名也有异体词。如:《人生识字胡涂始》和《难得糊涂》
  在鲁迅的影响下,“含糊”、“含胡”、“糊涂”、“胡涂”、“模糊”、“模胡”走想规范化。
  如:萧萧十五岁时已高如成人,心却还是一颗糊糊涂涂的心。(沈从文《萧萧》)
  以至当后人重提“胡适只体”与“鲁迅风”时,所有印象还是那么模糊不定。(皓元宝《鲁迅六讲》)
  转而想,要不是瘦子天天催,也可以不用磕头,糊里糊涂的算了。(台静农《拜堂》)
  《近代汉语词典》有“糊突”同 糊涂,胡突 ,1、指头脑不清或不明事理。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治国忠直,操守廉能,可怎生做事糊突!”
  元·无名氏〈〈神妇儿〉〉第三折:“哎,你一个小晶塔官人忒胡突,待要罗织这支书,全不问实和虚。”
  2、方言。粥。清·蒲松龄〈〈墙头记〉〉狸曲第一回:“清晨饮日高,糊突含了勾一瓢。
  可见,鲁迅的异体词是受到古语词的影响。
  (二)“踌躇”与“踌蹰”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一件小事〉〉
  那人便急起来,囔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药〉〉
  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住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记念刘和珍君〉〉
  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祝福〉〉
  这时我才知道自己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祝福〉〉
  四婶起初还踌蹰,待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祝福〉〉
  [踌躇]1、犹豫;他毫不踌躇的答应了。2、得意的样子。 踌躇满志
  近代也有:〔踌躇〕思量,考虑。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到了家,老百母的病又不知怎么样,一切医药之费,恐怕不够,我正代你踌躇呢?”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使用“踌躇”,不要写作“踌蹰”
  [踌蹰][踌躇] 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如:~不前。
  (三)“预”与“豫”
  我站住了,豫备她来讨钱。 (祝福)
  在学校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有偏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同上)
  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
  仿佛怀着什么不详的豫感
  “豫”本义指“象之大者”,在古代的常用义是“安适、安乐”又有预先准备的意思,再这个意义上与“预”通用。如“豫告”、“豫想”、“豫料”、“豫定”、“豫备”、“豫防”,现在一律用“预~”。
  像这种以古语词作为构成新词的材料,沿用并赋予近代汉语以新的意义,是五四词汇的又一大特点。
  (四)“帐”和“账”
  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孔乙己〉〉
  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孔乙己〉〉
  仍然慢慢算他的账。〈〈孔乙己〉〉
  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孔乙己〉〉
  我交出帐目和余款一角又两铜元,不是校长了〈〈范爱农〉〉
  〈〈算账〉〉和〈〈查旧帐〉〉
  帐是形声字,从巾长声。《现代汉语词典》析义为:“①用布、纱布或绸子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蚊帐、营帐。②同账。”账也是形声字,从贝长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关于货贝,货物出入的记载、记账、查账②指帐簿,一本帐③债。欠债/还债。”
  鲁迅之后的作品中也有此类的词:他付清了账,又拿了一张纸币给拿侍女……(沈从文〈〈沉沦〉〉)
  你去那里开账来罢!(沈从文〈〈沉沦〉〉)
  (五)“采”与“彩”
  酒店里的人大笑,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到了赏识,便更加兴高采烈。〈〈阿Q正传〉〉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阿Q正传〉〉
  我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藤野先生〉〉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药〉〉
  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祝福〉〉
  “采”与“彩”是古今字。但后来语义有了发展,成了包孕字。五四时期“采”与“彩”没有分别。但“采”作动词义时没有混用的地方。作神“神色,精神” 义时一般也不混用。但作与彩色有关的义项时,似乎两者均可,这样“彩”是包孕在“采” 义中的异体形式。现在又倾向于分化,与色彩有关的用“彩”。然而“丰富多彩”、“喝彩”等词中的“彩”写成“采”时有所见。鲁迅作品中的“精彩-精采”与“无精打采-无精打彩”。《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都只收“ 精彩”而无“精采”;《辞海》二者都收,又以前者为主;《辞源》只收前者,不收后者。“精彩-精采”有两个义项:“①演出、文章等优美,出色;②神采、精神风采。” “采”有一义项是“精神,神色”,如“神采”、“兴高采烈”,正符合“精彩”的②义项内容;而“彩”无此义项。“采”还有一个义项同“彩”。由此看来,“精采”要比“精彩”好一些。《现代汉语词典》有“无精打采”,未收“无精打彩”;《辞海》收“无精打采”并注明“采”也作“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精神萎靡,不高兴,不振作。比较而言,用“采”表义更明确。
  (六)“厉害”与“利害”
  但我敢断言,反革命对于改革者的毒害,向来就并未放松过。手段的厉害也无以复加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仙台是一市镇,并不大,冬天冷的利害,还没有中国留学生。〈〈藤野先生〉〉
  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的利害,大家说这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祝福〉〉
  厉,形声字,从厂,声旁为虿的省写。
  利,本是“犁”的初文,会意字,从禾从刀。后用作“锋利、利益”之义。
  [厉害][利害] 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的事物。天热的~
  [利害]利益和损害不计利害,利害攸关。
  近代也有利害,但词义不尽相同。
  [利害] 1、关系,干系。
  〈〈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 汝兄巨卿不来,有甚利害?何苦自哭如死?”
  〈〈水浒传〉〉第二七回:“这里又没人看见我们担些利害,且与你除了这枷。”
  2、祸害。〈〈水浒传〉〉第一回:“真人三回五次禀说:‘此殿开不得,恐惹利害,有伤于人”
  (七)“浮水”与“凫水”
  “况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这十多个少年,着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 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故乡〉〉
  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范爱农〉〉
  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范爱农〉〉
  近代也有:
  [浮水]亦称“水浮” 游水。
  〈〈三国志平话〉〉卷上:“被侯成杀了扬奉,夺了门,浮水而过。”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好大雨,水淹将上来了,呀,大水冲了房子,好大雨,水浮水浮,水分水浮。”
  (八)“仔细”与“子细”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范爱农〉〉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子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
  [仔]1、幼小的生畜,家禽。这一解释现通写作“子”。2、细小、细密。
  [仔细]1、细心:做事很仔细/仔细领会文件的精神。2、小心;当心:路滑,仔细点儿。3、〈方〉俭省,日子过的很仔细/也作“子细”。
  近代“仔细”的含义不同:
  [仔细]底细,详情。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郭立道:‘正不知他仔细,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挂招牌做了生活。’”
  (九)“阿呀”与“啊呀”以及“呵呵”与“荷荷”
  “啊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气愤的模样。(药)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的支梧着。〈〈祝福〉〉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祝福〉〉
  “阿呀阿呀,我真上当。这回就为此特地来说清楚的。〈〈祝福〉〉
  “阿呀,这样的婆婆!……”四婶惊奇的说〈〈祝福〉〉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故乡〉〉
  阿!这不是二十年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故乡〉〉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没规矩。”〈〈故乡〉〉
  “阿,你不要用这种称呼来冤枉我。”〈〈铸剑〉〉
  [啊呀]叹词,表示惊异或告叹。啊呀出彩虹了!
  [阿]前缀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2、用在其亲属的前面
  [呀]叹词,表示惊异
  一发现重伤的地方,便惊讶地喊“呵呀,这一处”(艾芜〈〈山峡中〉〉)
  “荷荷荷,荷荷荷!”一种阴惨的,鬼哭似的笑声 (吴组缃〈〈黄昏〉〉)
  “唉呀!这要是落到头上呢”(萧红〈〈呼兰河传〉〉)
  “呵呵!”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起眉间尺的头来〈〈铸剑〉〉
  “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四顾。〈〈阿Q正传〉〉
  近代的为:[阿呀]亦作“阿也”“阿约”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阿也!是最大较些去也。”
  元·无名氏〈〈王元江亭〉〉第二折::“春景融合,百花烂漫,阿约!好花木,好花木。“
  〈〈水浒传〉〉第五三回:“阿呀!我的不稳,放我下来。”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阿也!不消如此,你二人是何师傅使来的人,就是自家一般。”
  (十)“纪念”与“纪念”
  《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
  《汉语大字典》收录了“记念”共有四个义项:“①犹挂碍;②怀念,记挂;③用来表示纪念品;④犹记诵。”这四个义项均源自古汉语。而“纪念”一词也有四个义项,前三个是:“①深切怀念,思念不忘;②用以表示纪念的事物;纪念活动,纪念日”。这三个义项均产生“五四”以后。如鲁迅作品《忆韦素园君》提到的“纪念品”。对于宋玉先生认为鲁迅作品中的记念是其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日本人使用汉字写的“jinian”,一律写作“记念”。赵树华,王廷德二先生在《鲁迅作品中的“纪念”和“记念”》一文中提到一般对人用“记念”,对物用“纪念”,但有个别的例外。如:“他爱他的家乡,终身纪念着……”见(译文序跋集《战争中的威尔珍译者附记》)②用“纪念”表示一般性怀念,用“记念”表示更深的内涵,意在发人深省。特别在文章的标题中用“记念”是为了强调和突出所纪念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如《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记念”不仅有“怀念”、“记挂”的意思,更有永记不忘,继承其意志的内涵。对于异体词“纪念与记念”在五四时期以记念为主,毕竟“纪念”是后起的词。

  二、 鲁迅异体词产生的原因
  与形式的规范相比,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另一重要改革是来自意义的变革,语言力图改变文言时代的晦涩和引经据典,以清新、自然、通俗的语言走进大众的生活。但无论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多么有学识、有魄力,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他们不可能摆脱幼时及后来文言的濡染;其次,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当时的探索阶段,当他们提倡白话写作,反对文言的过度存在时,有许多表达要他们摸索着进行完善。

  三、鲁迅异体词的出路
  鲁迅异体词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分工并存,二是存优汰劣。第一种“分工并存”的情况,似乎好办些,只要分工合理就行了。如“统帅~统率”。“统帅”专指“统率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是名词。而“统率”是“统辖率领”的意思,是动词。这样一词一义,就不会混用了。但第二种“存优汰劣”的情况,则更复杂得多,它涉及字源、字义、历史、现实、方言、口语、书面以及阅读心理等多种因素。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例如,在历史的与现实的这对因素中,我们的原则是以现实的为主,因为这是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如“伙伴~火伴”,就词源来看,是先有“火伴”,由于词义引申及人们的视觉感受作用,现在多写作“伙伴”,所以我们就以“伙伴”为正体词形,而以“火伴”为异体词形。通常情况下,偏旁异体词的规范我们可依据如下原则:
  (一)从俗。因为词语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所以在确立标准词形时,首先考虑的原则就是从俗从众,取人们常用的词形。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多使用词的某一形体,尽管其中有些看上去不太合乎理据。如“思维~思惟”这组异体词中,就字形看,“惟”从心,古人云“心之官则思”,用“惟’壤人的心理活动,这符合古代人们对思维的认识。所以,“思惟”这一词形似乎意义更准确,也合乎语源。但长期以来,人们更习惯用的是“思维”。那么,根据从俗的原则,不妨就确立“思维”为标准词形。类似的例子如:“仔细~子细”、“伙伴~火伴”、“娥眉~蛾眉”等,都取前者,废后者。
  (二)从简。书写符号只不过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当然尽可能以简明为好。如果一个词的几个形体其他条件差不多,而有— 个在结构上比较简单,笔画少,容易书写,那么我们就不妨选择字形简单的作为标准词形。如“人才~人材”、“补丁~补钉”等,就应取前者,废后者。另从总体来看,汉字能指(形体)太多,意义单一,造成词汇量太大,给学习者带来不便。有些偏旁异体词的某字只是记录某一个词的专职汉字,字义与词义联系不密切,我们如果能从汉字系统性原则出发,精简掉这些同音字,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搭拉~ 耷拉”、“辐凑~辐辏”等,其中的“耷、辏”等字,都是只能在某个词中出现的专职汉字,用“搭、凑”等字更有利于词义的表达,我们就可以把“耷、辏”等作为“搭、凑”的异体字,予以淘汰。这样,既规范了词形,又减少了汉字的字数,便于人们学习。
  (三)义明。因为汉字基本上是记录语素的,从字形上往往能体察到这个字的类义或大概意义,所以,在确立标准词形时,表义明确就不能不作为一条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如:“耽搁~担搁”其中“耽”有迟延之义,而“担”则没有,所以取“耽搁”,语素义与词义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望文生义”,从字面上就能大致理解词的意义。又如,“酒盅~酒钟”。“盅”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它表示的是一种器皿,加上“酒”,从字面上就可以大致猜出它是一种盛酒的用具,而“钟”则表义不如它明确。与此相类似,“盯梢~钉梢”“悚然~竦然”“狐臭~胡臭”等,为使意义外现,都应取前者,废后者。偏旁异体词的演变总趋势是选用标旁词形,淘汰非标旁词形,因此,没有特别的原因,偏旁异体词的规范应尽量以标旁异体词为标准字形,即使标旁异体词词频优势暂时并不明显或不具有优势。如“啦啦队”与“拉拉队”是异体词。《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以“拉拉队”为正。根据《人民日报~;2000.1 2OOO.11的词频统计,二者的词频比为12:31;根据《光明日报》2000.1—2OoO.11的词频统计,二者的词频比为8:0。应该说“啦啦队”的优势并不明显。但该词是指“体育比赛时,在旁边给运动员呐喊助威的一组人”,它的词义特征是用“呐喊”来给运动员助威,因此用带“口”字偏旁的词形“啦啦队”更有理据,更能使词义外现,因而就不妨以“啦啦队”为标准词形。有时表义明确这一原则与词形简化原则相冲突,是矛盾的,如,“吩咐~分付”,就字形来看,“分付”要比“吩咐”简单得多;然而就表义来看,“吩咐”却比“分咐”明确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充分考虑到汉字的特点,照顾^们的阅谗 理及视觉习惯,取表义明确的词形为标准词形。如:“褴褛~蓝褛”“蝴蝶~胡蝶”“筹码~筹马”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因这种要多写上几笔的“繁”,完全可从人们阅读理解的“易”中获得补偿。标旁异体词并没有因为多了偏旁增加了人们学习和使用的负担,相反,因为形式和意义相连更便于人们学习和使用。
  而且,虽然从客观界定上说,异体词语用功能的表现应该是“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互相替换”,异体词似乎“有百弊而无一利”。但是从我们提出的诸多异体词来看,我们对异体词涵义的理解跟具体的操作有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说异体词“有百弊而无一利”,多少有些让人踌躇。而且若据此界定去衡量异体词,就会发现这部分的数量极少,随着语料的数量增多、范围扩大、语境层次更加丰富,便觉得异体词的数量在减少。如果结合不同的语用群体来分析,异体词不同形体的使用范围常有差异,这样我们就必须考虑多大程度上可以模糊这种差异,以取得归并的基础或强化这种差异以实现分化的可能。对异体词功能的理解至少从现状来看,一定要从典型范畴的角度来认识。从语用的效率来看,异体词的存在使语用显得很不经济,然而如何认识经济性问题,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从异体词来说,多一词显然没有少一词经济,但如果我们整理时没有很好地协调好语用关系,整理了一个异体词,有时实际就增加了一个词,使语用反而显得比较混乱,显得更不经济。我们以前整理汉字,有的地方归并的理据不充分,语用基础不够,显得太急了,影响了语用的经济。语言文字工作总的来说是急不得的,不能为的就不为。不为也是一种为,回避并非无为。拿得准的才拿,连自己都有所犹豫的必须放一放。这方面的教训不少,一定程度上与我们对经济效率的理解偏误有关。而且,对于汉字的从简发展,从简恐怕不仅仅是字数、笔画的减少。异体词的从简也如此,语用关系的合理调适才是根本意义上的从简。有时增加一个字、多了一两笔、保留一种词形反而便于理解和使用,而且能照顾不同的语用群体的语用心理和习惯。比较而言,哪个更简,哪个经济,都与我们的根本目的相联系。相对于义明、音准、尊重差异等整理原则,从简原则(如选用笔画少的、取消某些专用字、减少多音字的某个读音等)的效度是相当低的,而且在操作上很容易出现偏差。如从取消专用字角度看,有入主张在“保姆一保母”“葫芦一胡卢”“蝴蝶一胡蝶”“恍惚一恍忽”“蝌蚪一科斗”“瞌睡一磕睡”“鲨鱼一沙鱼”“辗转一展转”中选择后者,恐怕不便使用。对于“叮咛一丁宁”“伶仃一零丁”,人们恐怕还是愿意使用前者,以形显义。词语中的语形有相互浸染的情况,又如“骨骼一骨胳”“嚎咙一蒙咙” ‘模糊一模胡”。国家规定中也存在对简化、经济的片面理解。如“噘”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作为“撅”的异体而弃用,这就影响到“噘嘴”存在的合法性。然而,人们(除了对标准很熟悉且严格遵行者)还是喜欢使用“噘嘴”,“撅嘴”不大用,而且用起来觉得很别扭。“撅”和“噘”的整理不仅是文字整理,或者说从根本上看不是文字,而是语义关系和语用习惯、语用心理的整理。对从简的可操作范围要细加分析,有的看似从简,实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折中一折衷”多用“折中”。有时要求从简而忽视了其中的差异。如有人主张在“恶梦一噩梦”中取用前者。对语用中的经济问题必须辩证理解,综合权衡利弊得失。从我们对异体词的性质以及我们在异体词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分析,我们认为异体词整理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异体词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文字与语言及它们与语用的关系问题,在有的情况下,异体词是有相当的能产性的,它是语义关系在语用中的必然反映。异体词的出现也是潜词显化的一条途径、一种方式。异体词规范词形的选择具有某种相对强制性,即它具有相对高的语用价值,这并非表示被弃用的词形就完全没有语用价值。它实际是一种语用预测。
  因此,在整理异体词时,要立足于现代汉语,以今为主,依据从俗、从简、义明这几条基本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综合考虑诸方面因素,能为则为,不能为则不为,能多大程度上可为就在多大程度上去为,时刻存有“患得患失”意识。不要迷恋一呼百应,充分考虑语用的关系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规范的异体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样才能合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02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

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赵梦云 2006-05-24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背景材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
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这就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其实,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谁能够看到并且揭示这个奥妙,谁就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自古以来,历代都有人探索语言中的奥妙,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由于语言这种现象牵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复杂,至今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
人们都会说话。话是一句一句说的。话的长短差别很大。短可以只有一个词,长可以长到无止境。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这种现象不典型。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例如:
看。
看书。
看一本书。
看一本有趣的书。
看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喜欢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
不论多么长的句子,我们都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使它更长。当然,实际说话的时候,句子是不会太长的。因为太长了,说话的人(或听话的人)说(或听)到后来会忘记前面说过(或听过)的内容。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单从这点来看,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目就可以是无限的,何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说话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所以,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几百万册藏书所包含的句子,也只是可能说出的句子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这是语言的基本事实。这一点对于语言理论的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句子的数目无限,每句话又可以拉得很长,那么人们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呢?如果我们从人们说出来的话中抽出一些样品来研究,就不难发现,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比方说:
我看书
他写字
你读报
妹妹绣花
哥哥抽烟
客人喝茶
叔叔开拖拉机
……
这些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用的却是同样的规则。上面的事实告诉我们: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所以,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语言好比打字机的字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一盘铅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种种文章来,而字盘里的铅字却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理解语言和说话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从小学会一种语言,可以说是使用这种语言的权威,最有能耐的语言学家要研究这种语言,也得拜他为师。尽管这样,他对自己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规则,却往往茫然,说不清楚。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见首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非常复杂细致的任务。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非洲有一个民族把新生的婴儿叫做kuntu(物),到孩子学会说话才叫做muntu(人),这一现象鲜明地反映出这种认识。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与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而语言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包括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旗语等等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贾琏、凤姐听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她娘家的人要打官司,“都吃了一惊”。可是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从说的话看,气壮如牛,从实际的神态看,却是“吃了一惊”,“忙收了怯色”。林之孝家的后进来,没有看到这种神态,也就听不懂凤姐的下面一段话:“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镇唬他,只管叫他告!——他告不成,我还问他个‘以尸诈讹’呢!”多厉害的言辞!实际的含义却是想吓唬吓唬人家,给点钱,早一点了结,以免把事情闹大。林之孝家的没有联系凤姐当时的一些特定的神态,不知就里,因而感到为难,等到贾琏和她使眼色,才明白过来。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有些反面话只有联系神态、身势等伴随动作才能听出真意。在这种情况下,身势、神态等伴随动作往往更接近事情的核心。所以,伴随动作在交际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这些都是常用的身势。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甚至还显得有点笨拙。
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同的,说话时身势等伴随动作,各民族也有自己的特点。打招呼是一种日常的交际行为,除了用语言之外,还运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方中国人过去是打拱作揖,欧美人用握手、接吻、拥抱等方式,库泊爱斯基摩人用一个拳头连打对方的脑袋,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人以拍背为礼,波利尼西亚有些地方的人则是拥抱和互相擦背。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也不是各个民族都这样。我国境内的佤族人就用摇头表示同意。塞孟(Se—mang)人头往前冲表示同意。奥维崩达(Ovibunda)人伸出食指在脸前晃动表示不同意。招呼人过来一般是手指向里摆动,可是在各个民族中间也有两种方式,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下,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上。
交谈时双方的空间距离也有一定讲究。和朋友谈话、和陌生人谈话、和异性谈话、招呼长者和上级,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如果上级故意“缩减”与下级人员通常谈话时的距离,那是表示对下级的关切。说话的时候需要一面想,一面说,为了控制说话的主动权,免得被别人插人、打断,人们可以使用“唔”“啊”之类的音节,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你别着急”之类的意思。空白也表示意思,在说唱艺术中,什么时候停顿,停多久,都有讲究,以便使交际更有成效。这就是说,空间和时间的因素也在交际中得到了适当的运用。
所以,各种伴随动作也是交际的工具。它们一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
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示范教案】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知识世界,引起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兴趣。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语言世界,培养热爱语言的感情,积极参与建设这个语言世界。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高度发达的语言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之一,而书面语的发展历程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板书)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二、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体感知
1.“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的基本理解。
所谓“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即人类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丰富的。
2.本文的主要内容。
全文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开头的前言,先说语言的起源、功能以及重要性。接着提示下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接下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说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第一部分是“文字的发明”。说明农业化的后一阶段五千年发明了文字,先是西亚的钉头字和北非的圣书字,后是我国的甲骨文,同时地中海东岸诞生了纯表音的字母,以后成为全世界的各种字母文字。最后说明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国家共同语的形成”。说明工业化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共同语。共同语要有统一的语音标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时间,西欧在三百年前;日本在一百年前;在我国,从五四开始要求汉字的读音统一。我国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都促进了国家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部分是“传声技术的发明”。从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开始,人类进入传声技术时代。以后传声技术不断发展,使语言的声音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声技术促进了共同语的普及,还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听不懂的文言要改成听得懂的白话。
第四部分是“语文技术的信息化”。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强烈冲击了人类的语言生活。计算机的语词处理智能化使语言生活发生多方面的革命。文书工作、图书馆、翻译、教学方法都革命了。人类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第五部分是“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英语经过300年历史“滚雪球”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由于客观需要而迅速传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配合,主宰当代人类的语言生活。
文章最后说明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紧跟历史步伐,不断前进。
2.【提问】文章中说,传声技术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时代跟文言文告别了”。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文体要口语化,书面语与口语要一致,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主张。老一辈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等,一向持有这个主张。他们认为,书面语念起来,要听众听得懂、听得清楚,才算是合格的书面语。在传声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周有光先生重申这个主张是有道理的。不过,对这个主张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书面语就是要与口语不一样,书面语自有它本身的特点。有的人还认为,文言文有它的优点,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适当应用。不能说这些意见没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今天的情况下,文体的口语化是必然趋势。而在一定范围内,有些文体、有些书面语可以不口语化,它们只供读、不供听,当然可以保留它们的书面语的长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第2个回答  2007-03-03
【背景材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
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这就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其实,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谁能够看到并且揭示这个奥妙,谁就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自古以来,历代都有人探索语言中的奥妙,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由于语言这种现象牵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复杂,至今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
人们都会说话。话是一句一句说的。话的长短差别很大。短可以只有一个词,长可以长到无止境。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这种现象不典型。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例如:
看。
看书。
看一本书。
看一本有趣的书。
看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喜欢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
不论多么长的句子,我们都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使它更长。当然,实际说话的时候,句子是不会太长的。因为太长了,说话的人(或听话的人)说(或听)到后来会忘记前面说过(或听过)的内容。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单从这点来看,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目就可以是无限的,何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说话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所以,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几百万册藏书所包含的句子,也只是可能说出的句子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这是语言的基本事实。这一点对于语言理论的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句子的数目无限,每句话又可以拉得很长,那么人们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呢?如果我们从人们说出来的话中抽出一些样品来研究,就不难发现,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比方说:我看书
他写字
你读报
妹妹绣花
哥哥抽烟
客人喝茶
叔叔开拖拉机
……
这些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用的却是同样的规则。上面的事实告诉我们: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所以,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语言好比打字机的字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一盘铅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种种文章来,而字盘里的铅字却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理解语言和说话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从小学会一种语言,可以说是使用这种语言的权威,最有能耐的语言学家要研究这种语言,也得拜他为师。尽管这样,他对自己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规则,却往往茫然,说不清楚。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见首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非常复杂细致的任务。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非洲有一个民族把新生的婴儿叫做kuntu(物),到孩子学会说话才叫做muntu(人),这一现象鲜明地反映出这种认识。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与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而语言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包括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旗语等等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贾琏、凤姐听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她娘家的人要打官司,“都吃了一惊”。可是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从说的话看,气壮如牛,从实际的神态看,却是“吃了一惊”,“忙收了怯色”。林之孝家的后进来,没有看到这种神态,也就听不懂凤姐的下面一段话:“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镇唬他,只管叫他告!——他告不成,我还问他个‘以尸诈讹’呢!”多厉害的言辞!实际的含义却是想吓唬吓唬人家,给点钱,早一点了结,以免把事情闹大。林之孝家的没有联系凤姐当时的一些特定的神态,不知就里,因而感到为难,等到贾琏和她使眼色,才明白过来。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有些反面话只有联系神态、身势等伴随动作才能听出真意。在这种情况下,身势、神态等伴随动作往往更接近事情的核心。所以,伴随动作在交际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这些都是常用的身势。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甚至还显得有点笨拙。
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同的,说话时身势等伴随动作,各民族也有自己的特点。打招呼是一种日常的交际行为,除了用语言之外,还运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方中国人过去是打拱作揖,欧美人用握手、接吻、拥抱等方式,库泊爱斯基摩人用一个拳头连打对方的脑袋,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人以拍背为礼,波利尼西亚有些地方的人则是拥抱和互相擦背。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也不是各个民族都这样。我国境内的佤族人就用摇头表示同意。塞孟(Se—mang)人头往前冲表示同意。奥维崩达(Ovibunda)人伸出食指在脸前晃动表示不同意。招呼人过来一般是手指向里摆动,可是在各个民族中间也有两种方式,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下,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上。
交谈时双方的空间距离也有一定讲究。和朋友谈话、和陌生人谈话、和异性谈话、招呼长者和上级,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如果上级故意“缩减”与下级人员通常谈话时的距离,那是表示对下级的关切。说话的时候需要一面想,一面说,为了控制说话的主动权,免得被别人插人、打断,人们可以使用“唔”“啊”之类的音节,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你别着急”之类的意思。空白也表示意思,在说唱艺术中,什么时候停顿,停多久,都有讲究,以便使交际更有成效。这就是说,空间和时间的因素也在交际中得到了适当的运用。
所以,各种伴随动作也是交际的工具。它们一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
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示范教案】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知识世界,引起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兴趣。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语言世界,培养热爱语言的感情,积极参与建设这个语言世界。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高度发达的语言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之一,而书面语的发展历程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板书)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二、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体感知
1.“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的基本理解。
所谓“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即人类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丰富的。
2.本文的主要内容。
全文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开头的前言,先说语言的起源、功能以及重要性。接着提示下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接下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说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第一部分是“文字的发明”。说明农业化的后一阶段五千年发明了文字,先是西亚的钉头字和北非的圣书字,后是我国的甲骨文,同时地中海东岸诞生了纯表音的字母,以后成为全世界的各种字母文字。最后说明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国家共同语的形成”。说明工业化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共同语。共同语要有统一的语音标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时间,西欧在三百年前;日本在一百年前;在我国,从五四开始要求汉字的读音统一。我国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都促进了国家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部分是“传声技术的发明”。从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开始,人类进入传声技术时代。以后传声技术不断发展,使语言的声音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声技术促进了共同语的普及,还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听不懂的文言要改成听得懂的白话。
第四部分是“语文技术的信息化”。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强烈冲击了人类的语言生活。计算机的语词处理智能化使语言生活发生多方面的革命。文书工作、图书馆、翻译、教学方法都革命了。人类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第五部分是“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英语经过300年历史“滚雪球”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由于客观需要而迅速传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配合,主宰当代人类的语言生活。
文章最后说明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紧跟历史步伐,不断前进。
2.【提问】文章中说,传声技术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时代跟文言文告别了”。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文体要口语化,书面语与口语要一致,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主张。老一辈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等,一向持有这个主张。他们认为,书面语念起来,要听众听得懂、听得清楚,才算是合格的书面语。在传声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周有光先生重申这个主张是有道理的。不过,对这个主张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书面语就是要与口语不一样,书面语自有它本身的特点。有的人还认为,文言文有它的优点,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适当应用。不能说这些意见没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今天的情况下,文体的口语化是必然趋势。而在一定范围内,有些文体、有些书面语可以不口语化,它们只供读、不供听,当然可以保留它们的书面语的长处。
布置作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