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说过:“汉末晋魏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他为什么这样说?
从各个方面作答,不少于2000字,急用啊!

宗白华(1897-1986年),是中国现代的哲学家、美学家、诗人。一生主要成就,是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他毕生治学研艺,精通中西美学和各门艺术理论,是深得中国古典美学精魂的美学家。在上世纪20--40年代,宗先生在南京的中央大学任教,与北京大学的邓以蛰先生并称“南宗北邓”,再加上1933年回国、并在北大西语系任教的朱光潜,三人成为当时享誉海内的三大美学家。

宗白华是从中国美学史的角度,评述“六朝”历史的。

六朝,是指中国历史上,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229年-589年),三国至隋朝前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三国吴(应当也包括魏、蜀)、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
在汉、唐两大帝国中间,夹着这个“六朝”,除其中西晋有几十年短暂的统一外,六朝与北方的一些汉族或非汉族的政权,形成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过去的历史学、历史学家,秉承着“夷夏之辩”和“正朔与僭伪之别”的心理与史观,也因为痛恨战争的破坏和“蛮族”的挠攘,强调了这段历史的黑暗面。其实,在当时世界的棋盘上,作为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能够和它相提并论的,只有西面的罗马帝国和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波斯王朝。就国内而言,和东晋对峙着的北方“五胡十六国”,其中只有前凉、西凉、北燕3个很小的汉族政权,其余13个属于鲜卑、匈奴、羯、羌、氏族的统治者。他们都承认南方汉族政权的正统地位,在彼此并不疏远的频繁接触中,表示了不服、嫉妒、敬重和羡慕的态度。为了争夺政权当上皇帝,在异民族之间、在统治势力内部及各种势力之间、在父子兄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杀戮和争斗。据学者统计:吴国共有4个帝王,其中病死的2个,国亡被废后病死的1个,内争中被废而后事不详的1个,另外,孙坚在交战中被射杀、孙策被暗杀;东晋共有11个帝王,其中病死的7个,国亡被废后闷死的1个,被绞杀的1个,被妃子闷死的1个,忧愤而死的1个;南朝宋共有9个帝王,其中病死的3个,国亡被废后遇害的1个,内争中被杀的5个;齐朝共有帝王7个,其中病死的3个,内争中被杀死的2个,被赶下皇位后遭谋杀的2个;梁朝帝王6个,其中在内乱中被软禁饿死的1个,被压死的2个,被绞杀的1个,被沉杀的1个,被废后遭谋杀的1个;陈朝共有帝王5个,其中病死的3个,国亡被俘后病死的1个,内争中被废黜病死的1个。东晋、南朝虽说相对稳定,比北方少了好些战乱,仍然遭受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一次是东晋末年的孙思、卢循起义。孙思是琅琊(今南京句容县北)人,士族,世奉天师道,于隆安三年(399年)起义,两三次从海上登陆进攻江南最富庶的三吴八郡。孙思败死后,妹夫卢循继为领袖,转战广州、豫章,最后至州,战败投水死,时为义熙十一年(415年),前后17年20多万人丧生。这次起义动摇了东晋政权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其衰亡进程。第二次是侯景之乱。侯景是朔方(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羯族,大统十三年(547年)降梁,次年与临贺王萧正德勾结,举兵叛变,攻破建康,梁武帝萧衍饿死。他先立简文帝萧纲,又废杀萧纲立像章王萧栋,接着又废萧栋而自立。多次被陈霸先、王僧辩攻破,逃亡至海上,后被羊鲲杀死。侯景生性猜忌,专好杀戮,建康城中,一再交尸塞路,不管已死未死,都积聚而焚烧之,臭气可闻10余里。从548年至551年前后4年,长江下游地区受到极大破坏,建康都城几乎成为废墟。 吴黄龙元年(22年)秋九月,吴大帝孙权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东晋、南朝时称建康),南京第一次成为封建王朝的都城。此后,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此。从东吴到陈朝,中国历史上称为“六朝”或“六代”。六朝时期,南方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六朝300多年,每个王朝的寿命平均大约55年,轮转快速,觊觎帝位、废黜他人自己登临的不知凡几。战国、秦汉时代,宿驿的旅店叫“传舍”。颜师古注解说:“传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汉宣帝时的盖宽饶,把富贵变化喻如“传舍”(《汉书·盖宽饶传》)。在战乱之世,人生又如朝露飘蓬(蓬为菊科,飞蓬属,叶散生如蓬,大于本,遇风辄拔而旋)。曹植《杂诗》写道:“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这便是纷繁复杂的六朝时代:一方面,统治阶层争权夺利,互相掠杀;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往往狂放不羁,谈玄说理,藐视礼法。无论上层王公贵胄,下层劳苦大众,每每向往西方净土,皈依佛教,香花礼拜,企盼来生幸福。 六朝的300余年间,虽然都是偏安政权,但当北方战争频繁,社会遭受严重破坏时,南方战争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加上大批北人南渡,给南方增加了许多劳动力,还带来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便是宗白华所说的“汉末晋魏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

但是,六朝,这个时期,文化上的成就却相当辉煌。
自从曹操推行九品中正制,六朝实行门阀政治。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政治黑暗。皇帝要依靠地方氏族势力扶持,甚至后来地方豪强可以推翻原来的朝廷自己当皇帝(皇帝轮流做)。
东汉文学家孔融(153-208),“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然而,他恃才傲物、不任世事,甚至瞧不起曹操。他口无遮拦,言辞激烈,抨议时政,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
孔融的这个教训。让后来文人才子们了断了什途的希望,让他们脱离了政治。他们与世无争,走到山林,饮酒作文。寻求精神的解脱和思想的解放。所以,这个时期的文化(或说文学),是脱离政治的。是,文化是应该不从属于政治范畴。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竹林七贤”等。
这个时期的文人很多,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很高。我们比较了解的“三曹”、“竹林七贤”,以及诸葛亮,生活在魏晋时期。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以及他的《兰亭集序》),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我们不该否定,连谢安都应被称为六朝文人中的代表。等等......
也可能由于上述的政治原因,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一些文人才子,干脆出家为僧。僧人中一批杰出人物如支遁、慧远、僧肇、僧佑、慧皎等人热衷文事,从事文学创作,成就突出。
对于六朝文化的研究,已得到学界的重视乃至社会的关心。江苏省以六朝研究为重点,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上世纪末起,南京博物馆建成“六朝风采”大型陈列;“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隆重召开;省社科院、南京市方志办牵头开编多卷本《江苏通史》、《南京通史》,其中“六朝”是一个关健部分。又《南京社大学学报》、《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开设“六朝研究专栏”,《江苏社会科学》、《江海学刊》等组织有关六朝研究的稿件;省社科联更以吴文化、汉文化、六朝文化为江苏三大历史文化,组织全省的专家学者,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
2001年10月1日,凤凰出版社出版,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的《六朝文化》一书,大致详列了前几年对于六朝文化的研究成果。如有机会买(或借)一本来读读怎样?本人没有读过这本书。其实,介绍六朝时期文化的书很多(再介绍一本--许辉、李天石编著《六朝文化概论》)。网上也许能找到一些。
有说“六朝文化是中国的文化自觉”。六朝时期社会危机加深士人群体形成,他们无法报效祖国,只能通过加强个人修养来抒发个人愤闷情绪和精神风采。所以那时的艺术是自觉性的。加上笔墨纸砚的改进为他们提供了创作条件。
六朝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1.对汉、晋文化的保存与发展作用;
2.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3.六朝文化是孕育隋唐制度的渊源。
在中国历史上,六朝,存在着社会政治的黑暗,但却遮不住中国文化在那时所放射的光芒。
想必,这些应该就是宗白华所说的“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吧。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8
这个时期由于产期战乱,民不聊生。人们需要精神信仰赖以生存。作为知识分子,大多数人迷恋玄学和空谈,其实玄学和空谈是道家老子学说的延伸发展,是一种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但他在当时只为知识分子所接受,例如竹林七贤等。而普通劳动人民,最终选择了佛教,佛教讲求的是精神上的包容,忍受和生死轮回。但这个时代,虽然说国家纷争不断。单统治阶级对待宗教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基本上是兼容并包,不采取强制措施进行专职扼杀。所以人们的思想一直很自由。也可以说,国家长期战乱,也没有几个统治者愿意去考虑人们信仰上的东西
第2个回答  2012-05-08
当时的大时代背景是动乱,不稳定。南北割据,期间各种政权林立,并且持续时间极长。所以说是政治混乱,社会痛苦的年代。
但思想不同,大动乱年代自然是各种思想盛行的沃土(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尤其是东晋延续的就是西晋时期的空谈和老庄思想为主,就显得更为自由散漫。代表人物竹林七贤。
这个太多了,800字也说不完,建议自己查找资料,题目一分为二:一,魏晋南北朝动乱。二,竹林七贤及东晋思想。
第3个回答  2012-05-14
佛教兴盛 道教产生 玄学流行 唯物主义无神论出现 文人画出现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竹林七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