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宗白华关于魏晋六朝的观点

如题所述

宗白华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论文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
动乱时世与精神契机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使得衰弱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紧接着三国时期的军阀割据、西晋的“八王之乱”和北方的游牧民族象潮水般涌入中原,“大王旗”在刀光剑影中不停地更换。在这规模浩大的历史震动之中,文化所赖以植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破碎了,“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崩解了,传统价值的权威失坠了,整个社会大千人众的“思维”都在“世事无常”的哀叹中趋向错乱。战乱时世所导致的生命危机感时刻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敏感的文化人有“人生几何”的咏叹,普通民众则把“怨苦哀愁”灌注民歌俚谣之中。动乱时世中的“文化”充满了苍凉悲怅之感。
生命觉醒
由于东汉末年以来,社会动荡、战乱、政祸、时疫不断,不说普通百姓,即使是上层分子,生命也毫无保障。动辄罹祸,危在旦夕的忧患背景,以及由传统价值观念失范(名教危机)所导致的信仰危机,面对这种社会巨变,魏晋士人开始重新检导自我价值,思索人生命运,寻找安身立命的根基。
在儒术独尊的两汉,文学附庸于“经学”,“立意”须托“五经”,“咏情”须以“彰教”。文学全然无“自我”可言。 在“文学自觉”的进程中,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与儒学比肩而立,蔚为大观。
审美态度
自魏晋时期起,一些人开始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待人接物,开始过自己所愿意过的生活。别人说他们“恣情任性”,而他们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因而他们的生活显得很洒脱,很有特色。

与此同时,正是意识到人生的悲剧性,人生的短促无常,缺乏有意义的世界背景,而走向审美的人生的。他们是以袒露而充盈的情感面对整个世界的,他们也突出地意识到了人皆有情,人不能无情。
综上所述,在魏晋时代,同传统儒学相反,强调人的个性,追求人的独立,不再是儒家强调的“为国”这种集体主义的东西,很像西方文艺复兴。所以说六朝魏晋文采斐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6
宗白华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论文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
1.
动乱时世与精神契机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使得衰弱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紧接着三国时期的军阀割据、西晋的“八王之乱”和北方的游牧民族象潮水般涌入中原,“大王旗”在刀光剑影中不停地更换。在这规模浩大的历史震动之中,文化所赖以植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破碎了,“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崩解了,传统价值的权威失坠了,整个社会大千人众的“思维”都在“世事无常”的哀叹中趋向错乱。战乱时世所导致的生命危机感时刻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敏感的文化人有“人生几何”的咏叹,普通民众则把“怨苦哀愁”灌注民歌俚谣之中。动乱时世中的“文化”充满了苍凉悲怅之感。

2.
生命觉醒

由于东汉末年以来,社会动荡、战乱、政祸、时疫不断,不说普通百姓,即使是上层分子,生命也毫无保障。动辄罹祸,危在旦夕的忧患背景,以及由传统价值观念失范(名教危机)所导致的信仰危机,面对这种社会巨变,魏晋士人开始重新检导自我价值,思索人生命运,寻找安身立命的根基。

在儒术独尊的两汉,文学附庸于“经学”,“立意”须托“五经”,“咏情”须以“彰教”。文学全然无“自我”可言。 在“文学自觉”的进程中,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与儒学比肩而立,蔚为大观。

3.
审美态度

自魏晋时期起,一些人开始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待人接物,开始过自己所愿意过的生活。别人说他们“恣情任性”,而他们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因而他们的生活显得很洒脱,很有特色。

与此同时,正是意识到人生的悲剧性,人生的短促无常,缺乏有意义的世界背景,而走向审美的人生的。他们是以袒露而充盈的情感面对整个世界的,他们也突出地意识到了人皆有情,人不能无情。

综上所述,在魏晋时代,同传统儒学相反,强调人的个性,追求人的独立,不再是儒家强调的“为国”这种集体主义的东西,很像西方文艺复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