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蛋煮熟后蛋白会变成一层一层的?

一般鸡蛋都会这样,我要写科学小论文,想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要科学原理!!!!!!!!!!

因为鸡蛋在加热的过程中,尤其是过度加热,会使鸡蛋中的半胱氨酸一部分分解为硫化氢。蛋黄中的铁含量较高,当硫化氢跟铁相遇时,就会出现蛋白质的分层。

鸡蛋里含量最高的就是蛋白质,而蛋黄中富含铁元素,当硫遇到铁元素形成了硫化亚铁,也就是蛋黄上覆盖的那层“黑膜”。

硫化亚铁是一种灰绿色的物质,因此蛋黄就有了一层淡绿色,颜色深一点就会感觉是黑绿色。这层物质是安全的,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危害。

硫化亚铁本身无毒,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就算吃了,基本上也都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同时,鸡蛋中的硫化亚铁十分微量,不会导致贫血、脱发、结石、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

扩展资料

煮鸡蛋的时候,一般来说,煮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产生蛋白质分层。

从水沸腾时开始计时,煮5分钟时鸡蛋会有流淌的蛋黄,煮6分钟时蛋黄会变得黏稠并刚刚开始凝固,煮8分钟时鸡蛋黄完全凝固,但蛋黄仍然是金黄色和黏稠状的(鸡蛋全熟,细菌被杀灭),煮10分钟时蛋黄会变得更坚硬和苍白;继续煮,鸡蛋黄就会开始变硬,吃起来可能有点噎。

所以,如果希望鸡蛋煮好吃,还不会有绿色产生,就不要煮太长时间,并且及时用凉水降温,这样能降低硫化氢往里面扩散的速度,就能避免它跟蛋黄里的铁结合。

一般煮8—10分钟,鸡蛋熟了,也足够杀死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保证安全,口感比较好,也不会有绿色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

重庆晚报—鸡蛋煮太久,蛋黄现有害黑膜?来看记者实验和专家解答

百度百科-鸡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因为鸡蛋的蛋白成分不是单一的,在加热后,先熟和后熟的自然会分层。
1、鸡子白至少有3层,外层及内层都比较稀薄,中层约占全鸡子白的65%,因为其中约含0.3%的纤维状粘蛋白,故较粘稠,而内外2层则含此种粘蛋白极少。
2、每100克含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物1克,灰分0.6克;钙19毫克,磷16毫克,铁0.3毫克,核黄素0.26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生素A及C缺如;硫胺素0.216微克/克,泛酸<1微克/克,对氨基苯甲酸0.055(干卵白)微克/克。
3、按水分和固形物所占比重,则含水分87%,固形物13%;固形物中大约90%是蛋白质,其中:卵白蛋白75%,卵类粘蛋白15%,卵粘蛋白7%,伴白蛋白3%。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鸡蛋的外壳是石灰质的硬壳,叫卵壳。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上约有7000多个小孔,可通气,紧贴卵壳有两层卵膜,外层较厚。在鸡蛋的钝端内(大头),两层膜 之间常分开形成一个小气室,贮存空气,供胚胎发育时的呼吸。(这就是煮熟的鸡蛋里空的部分)。卵膜内是大量的卵白(蛋清),其成分有水、蛋白质、少量的糖 类和无机盐;外层较稀,可叫稀蛋白,内层稠,叫浓蛋白。这些物质是供鸡胚胎发育时的营养物质。再往里是一个圆球形的卵黄(蛋黄),这才是卵细胞。卵黄表面 有一层很薄的膜,叫卵黄膜,即是细胞膜。卵黄一般分层,由黄卵黄与白卵黄以同心圆形成相间排列组成,中间有卵黄心,以卵黄心颈与胚盘相连,沿鸡蛋长轴,卵 黄的两端由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卵黄系带,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有利于卵的孵化。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盘(就是在蛋黄上 看到的小白点),这是由细胞核与一部分细胞质组成,这就是胚盘。如果是受精卵,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孵化出雏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5-26
鸡蛋的外壳是石灰质的硬壳,叫卵壳。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上约有7000多个小孔,可通气,紧贴卵壳有两层卵膜,外层较厚。在鸡蛋的钝端内(大头),两层膜 之间常分开形成一个小气室,贮存空气,供胚胎发育时的呼吸。(这就是煮熟的鸡蛋里空的部分)。卵膜内是大量的卵白(蛋清),其成分有水、蛋白质、少量的糖 类和无机盐;外层较稀,可叫稀蛋白,内层稠,叫浓蛋白。这些物质是供鸡胚胎发育时的营养物质。再往里是一个圆球形的卵黄(蛋黄),这才是卵细胞。卵黄表面 有一层很薄的膜,叫卵黄膜,即是细胞膜。卵黄一般分层,由黄卵黄与白卵黄以同心圆形成相间排列组成,中间有卵黄心,以卵黄心颈与胚盘相连,沿鸡蛋长轴,卵 黄的两端由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卵黄系带,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有利于卵的孵化。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盘(就是在蛋黄上 看到的小白点),这是由细胞核与一部分细胞质组成,这就是胚盘。如果是受精卵,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孵化出雏鸡。
第4个回答  2015-05-27
因为鸡蛋的蛋清成分不是单一的,在加热后,先熟和后熟的自然会分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