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在我看来,一个人想要获得工资收入的快速增长,就要学会正确地跳槽。
当然,这种跳槽需要个人的勇气,更需要个人的技能和工作经验。
回望过去,那些在当年没有跳槽的同事,只要还在同岗位工作的,工资收入仅仅增长了两三千块,而不像我直接翻了三番之多。
(一)为什么不跳槽,就很难得到工资的大幅上涨?
为什么一直在同一家公司中,即便你很努力很认真地做事,可是工资收入却依然无法得到像样的增长呢?换句话说,为什么涨得那么慢呢?
这是因为:
01 绝大多数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压根就没有涨薪规定
就我所知,20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绝大多数公司是没有涨薪的规定的。最多的只是每年有个50块到100块的工龄奖。要靠这个实现工资翻番,简直比登天还难。
既然公司没有涨薪规定,你怎么努力,恐怕都难以得偿所愿。
02 就小部分有涨薪规定的公司来说,涨薪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一小部分公司是有涨薪规定的。比如表现优秀,每年可以得到5%的涨薪等等。这些公司的涨薪规定,在实际执行起来的时候,往往却非常麻烦。毕竟涨薪需要考虑团队因素,需要考虑业绩因素,需要考虑专业度因素,还需要考虑大家的整体认知和群体情绪。
不能因为给个别适合涨薪的人员涨了薪,却带来团队士气的下滑。
如果涨薪不合理,难以服众,那么就会引起诸多公司不希望看到的连锁反应。
03 在有些公司中,即便你特别优秀,公司也很少主动给你加薪的
在有些公司,即便你非常优秀,公司也很少主动给你加薪。这些公司中,老板可能会对表现较好、比较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而很少直接加薪。
当然了,有些在公司中不可或缺的员工提出加薪要求了,公司肯定会慎重考虑,多多少少加点薪,但是如果不主动提出来,公司断然没有这样做的主动性的。
而即便公司同一加薪,加薪幅度通常都会很小,毕竟公司要考虑到全盘而不仅仅是某些小小的个体。
04 加薪机会少,在企业中的升职机会更少
在一个企业中,通常加薪机会是很少的,而相形之下,升职机会则更小。
我工作以来了解过数以百计的企业,其管理人员的变动频率、变动幅度通常都不大;而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即便要变动,企业更希望找空降兵,而不是从公司内部提拔。
所以,加薪机会少,升职机会更少。
(二)通过跳槽获得大幅涨薪,是需要特定条件的
01 通过跳槽来获得加薪,需要你具备新岗位的基本技能
通过跳槽来获得加薪,不但能获得较高的薪水,而且能倒逼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自己的适应性。
比如阿宽在某中型公司做大区经理多年,都快成老油条了,工资还是6000块。可是他换了一个小公司做营销总监,起步工资就是12K。工资涨上去了,当然公司对他的要求就多起来了。要管好团队,要做好培训,要实现产品销量的提升,还要管理好公司的客户资源。
要求多了,个人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所以通过合理跳槽,工资的确可以得到增长,但是前提条件是个人要具备新岗位所需要的大部分能力。如果有小部分不具备的,入职之后需要加强学习,快速形成适应新岗位的基本技能。
02 通过跳槽来获得加薪,需要你把握合理的跳槽频率
为了获得我们心仪的收入,我们总在努力,一面提高个人的岗位工作价值,一面寻找新的跳槽机会。
但是,跳槽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的,而是要具备稳一稳、跳一跳的稳定性。
你在公司中同一个岗位已经呆了四五年了,这时候工作精熟了,技能增长了,有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了,但是受限于公司的小空间,你确实无法完全发挥个人才干,这时候才有通过跳槽以获得更高薪酬、更大发展空间的必要了。
如果你两三年就跳槽一次,恐怕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不是一个有利的事情。
你工作的稳定性,忠诚度,你的沉下来的能力和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用人单位当然会密切留意的,对于高薪水高级别的岗位,尤其如此。
03 岗位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稀缺程度,是获得高薪的决定因素
你的工作技能,你的工作经验,你的人脉和资源,你的协调沟通能力,尤其是你所拥有的、为大多数人所没有拥有的专业能力,以及你创造业绩的能力等等,其实才是你获得高薪的决定因素。
所以,想要获得高薪,尤其是相对稳定的高薪,需要你具备一定的职场竞争力,具备较为强大的业绩创造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4

职业生涯中,你很可能会有多次辞职的经历,毕竟,离职是职场生活的一部分。

离职时做好工作交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当你入职新公司的时候,公司很有可能会进行背景调查,因此,离职前给老东家留下一个好印象,很有必要。所以仔细完成工作交接的各个事项,即使离职了,领导在接到背调电话时也会对你做一番客观评价。

离职的过程中,不仅能见到离职人员的人品,很多时候也能看到公司的“人品”,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所谓“离职见人品”,可见以下三方面的人品:

一是离职员工本人。首先是工作态度方面。很多人有离职打算后,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便是其人品的直接反映。有些人还是会认真做好手头工作,在交接工作时一丝不苟,尽量不给接下来要做该工作的人造成麻烦;有的人则马虎应付现有工作,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则会直接拒绝处理手头工作,撒手不管,其心理活动是反正不打算干了,早走早完事。

三类人,不同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的工作态度,不同的工作态度一定程度反应了他们各自的为人。

其次是对老东家的评价。不管公司有多少不足,对你的知遇之恩是不能忽视的。当你在不断抱怨领导、同事的时候,这些负面评价也说明你自身有一定问题。而当你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老东家的话,你会感谢工作给你的机会,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是领导。

员工的离职,也能侧面反映领导的人品。举两个例子:

事例一:

前同事范某辞职,领导对他破口大骂,不知感恩,没给公司带来业绩,还好意思提辞职!事实是,范某有专长,担起了公司的一片天,而公司又不给相应的报酬所以跳槽的。

辞职后,领导还时不时在同事面前说范某干的怎么怎么不好……范某走时,领导扣了他的绩效!

事例二:

朋友小文因个人原因选择离开公司,向领导提出辞职后,领导先是惊讶,而后并没有直接劝说小文留下而是帮小文分析了工作形式,提出了自己对他工作规划的建议和看法。再最后小文还是决定离开时,说:只要你想回来我们随时欢迎。而且在小文临走时,将近年底,领导将年终奖悉数批给了小文。

以上例子中,两个领导截然不同的做法,其人品可见一斑,同时也能看出他们的格局。我相信,明事理的领导,不仅会让整个公司呈现一种和睦的氛围,也会让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共同做好工作。

第2个回答  2022-11-19
员工和公司之间的相处如同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一样,都有规则、都有人情世故。很多人会把公司当成一个冷冰冰没有感情的个体,把公司和公司中的同事、上级、老板切割开来,但恰恰其实就是这些人主导着公司,主导着公司和员工之间的互动、情感、交流。每个公司后面都是鲜活的人,每个公司的决策也都是鲜活的人的思想,员工和公司之间的相处其实就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缩影。
离职时候是员工和公司之间相处摊牌的时刻,所以说离职见人品,既见员工个人的人品,也见公司背后每个鲜活决策的人品。有的员工上午提离职,下午就死活要走这是一种人品,有的企业为了不给补偿金给员工穿小鞋、调岗、变相降薪就是为了让员工难堪、扫地出门这也是公司背后直接上级、决策者的人品,没有他们的授意执行者也不会这么操作。
所以既然员工和公司之间的相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离职的关卡上,就如同两个即将分道扬镳的人一样,见人品更洞见人生的轨迹。
第3个回答  2022-11-16
职场就这样,你离开了这家公司,你的能力强弱,不会有人在乎,因为留下的人不会再找你干活,也没法再让你背锅。
朱德庸说:“你的好对别人来说就像一颗糖,吃了就没了; 你的坏对别人来说就像一个疤痕, 留下就永久在,这就是人性。”
第4个回答  2022-11-16
这句话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有些人善于伪装隐藏,只有等离职之后分开了,不再是同事,这样就能够看出对方的人品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