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法国作家都德
都德(1840—1897)是法国作家。他生于一破落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度过,熟悉法国外省的风俗习惯与民间传说。他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这些地方。1857年,都德因父亲破产被迫辍学。后来到巴黎,开始文学创作。
1866年,都德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 作品用诗意的笔调抒发了浓郁的乡土之情。两年后,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书中充满了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
生活为他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1873)提供了素材。这个集子中的大多数作品反映了 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即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柏林之 围》叙述了普法战争期间发生在巴黎的一个故事。
虽然作者只是具体描写了儒弗上校临终之前的几次波折,但是人物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突出了爱国主题。战后,都德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等作品,主题 多反映法国第二和第三共和国时代资产阶级的生活。
都德是一位多产作家,除大量的小说外,晚年他还写有《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0
法国作家都德
都德(1840—1897)是法国作家。他生于一破落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度过,熟悉法国外省的风俗习惯与民间传说。他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这些地方。1857年,都德因父亲破产被迫辍学。后来到巴黎,开始文学创作。
1866年,都德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 作品用诗意的笔调抒发了浓郁的乡土之情。两年后,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书中充满了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
生活为他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1873)提供了素材。这个集子中的大多数作品反映了 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即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柏林之 围》叙述了普法战争期间发生在巴黎的一个故事。
虽然作者只是具体描写了儒弗上校临终之前的几次波折,但是人物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突出了爱国主题。战后,都德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等作品,主题 多反映法国第二和第三共和国时代资产阶级的生活。
都德是一位多产作家,除大量的小说外,晚年他还写有《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
参考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61768.htm
第2个回答  2014-10-24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摘自金留春《爱国主义的颂歌》,载《课文分析集》第二册147页)
第3个回答  2011-03-20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第4个回答  2011-03-20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参考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61768.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