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面发好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4
问题一:怎么知道面发好了 如何判断酵面是否发好:当面团胀发到一定程度时,用手指轻轻压一下面团顶端,手指拿开后,如被压面块不能恢复原状,面团略下陷时,说明面已发好;如被压处能很快恢复原状,说明面未发好。也可抓一块面团察看,如面团中已成蜂窝状,有许多小空洞,说明已发好。蜂窝眼越大,发酵越老,如像豆腐渣一样,说明已发过头了。

问题二:发面怎么样能检验面已经发好了? 如何判断酵面是否发好:当面团胀发到一定程度时,用手指轻轻压一下面团顶端,手指拿开后,如被压面块不能恢复原状,面团略下陷时,说明面已发好;如被压处能很快恢复原状,说明面未发好。也可抓一块面团察看,如面团中已成蜂窝状,有许多小空洞,说明已发好。蜂窝眼越大,发酵越老,如像豆腐渣一样,说明已发过头了。酵面发过了头,可放入一定数量的呆面死面。掺入量的多少视发酵过头程度轻重而定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三:怎么知道面发没发好 用手轻轻的按一下,会很快的弹起来。或者撕开一块,看看里面有蜂窝即可。

问题四:怎么看面发好了没有? 您好,我来帮助您来分析下这一问题:面团发酵的过程中您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是观察下它的过程,这样以后发面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掌握不好时间而发愁了,在这里我教您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来辨别,在面团的大小你认为差不多时您会发现表面会略显大小不一的孔隙,一旦出现就说明您的面团已经发酵成功了,可以蒸制了

问题五:怎么知道发面发好了 当面团胀发到一定程度时,用手指轻轻压一下面团顶端,手指拿开后,如被压面块不能恢复原状,面团略下陷时,说明面已发好;如被压处能很快恢复原状,说明面未发好。也可抓一块面团察看,如面团中已成蜂窝状,有许多小空洞,说明已发好。蜂窝眼越大,发酵越老,如像豆腐渣一样,说明已发过头了。酵面发过了头,可放入一定数量的呆面死面。掺入量的多少视发酵过头程度轻重而定

问题六:做馒头发面怎么知道是发好了 馒头做法如下:
用料
主料 面粉500克 糖80克
辅料 酵母5克 水250克
馒头的做法
1.面粉等材料准备好
2.水的总量控制在250g这大概是你所下面粉的50% ,先少许温水
3.5克的酵母
4,倒入温水里融化,让酵母好发酵
5.白糖80克就够了,如果要甜一点味道好点大概要130克倒入另外分量的水融化白糖
6.面粉倒下中间挖一个洞,先下酵母水。再下白糖水搅拌
7.再来是手工揉面,小揉后放10分钟再揉比较好揉
8.然后发酵1.5倍大
9.拿出来排去气体,揉和揉到没有气泡
10.分成9到10份
11.揉搓成团 成圆,放旁边醒面20分钟(底下可以用油纸,玉米叶,纱布都行)
12.冷水下蒸笼,冒气大概蒸个25分钟,就好了。

馒头中含有酵母,酵母分为鲜酵母、干酵母两种,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单细胞微生物,营养学上把它叫做“取之不尽的营养源”。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外,酵母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
蛋白质含量
有实验证明,每1公斤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公斤大米、2公斤大豆或2.5公斤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因此,馒头、面包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比大饼、面条要高出3―4倍,蛋白质增加近2倍。
药用价值
发酵后的酵母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发酵后,面粉里一种影响钙、镁、铁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问题七:怎么看面是否发过和发好 发好的面闻起来有微酸味,用手沾面粉戳下去,戳出来的洞不回弹也不凹陷

问题八:怎么看面有没有发好 观察一下:在面团的大小你认为差不多时会发现表面会 略显大小不一的孔隙,一旦出现就说明面团已经发酵成功了,可以蒸制了。

问题九:面怎样算发好了。 当面团胀发到一定程度时,用手指轻轻压一下面团顶端,手指拿开后,如被压面块不能恢复原状,面团略下陷时,说明面已发好;如被压处能很快恢复原状,说明面未发好。也可抓一块面团察看,如面团中已成蜂窝状,有许多小空洞,说明已发好。蜂窝眼越大,发酵越老,如像豆腐渣一样,说明已发过头了。酵面发过了头,可放入一定数量的呆面死面。掺入量的多少视发酵过头程度轻重而定。
【具体步骤】
1、温水将酵母溶解(实际不能溶解,就是搅拌均匀)。水的量根据多少面确定。温度最好30度左右,万万不可用热水,烫手的水会杀死酵母
2、加面粉并与水搅拌均匀,因为现在是为发酵准备,所以加面到混合物呈浆糊状态就可以。这样便于酵母的生长,代谢。这时的加面量大概是最终面量的60%。
3、等待发酵,培养酵母,根据室温,酵母量,时间差异很大,快的1小时,慢的可能10小时以上。看到面浆里面有大大小小的气泡,并且气泡分布均匀,就可以了。这说明酵母已经生长旺盛,可以进行后面的发酵工作了。
4、加面到最终需要的量,将面粉和到不太沾手。如果面软,最后制成的面食膨胀的大,但是吃口太软,不筋到,,面硬一些,后面的发酵时间稍微长一些,最后制成的面食膨胀的不如软面那么大,但是筋到。可以自己掌握。
5、揉面。将整个面团放到面板或者桌面上,两手用力蹂躏。有多少力气用多少力气,蹂躏时间越长,用力越大,面筋在面里面交织的网络就越发达,面食就越白,越筋到。
6、将揉好的面放到面盆里面,进行发酵。需要盖点东西,否则表面会干燥变硬。这是最终的发酵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充分,最后的面食能否膨胀在此一举。等到面粉团变大,用刀切开一点,可以看到均匀的气室(就是小小的气泡空间),就可以了。这是可以把面加工成需要的样子,然后放到锅里或者烤箱里面烹调了。最后加工的时候,如果对面有比较多的积压动作,会将面里面的二氧化碳挤掉一些或者全部,因此可能还需要放一点时间继续发酵。

问题十:怎么样才能发出好的面? 原料:面粉 2 杯
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 1匙
牛奶 1 杯
糖 1 匙
制作:
1、揉面:牛奶在微波炉中热成30oC-40度(一分钟)的温牛奶,加糖溶解后,再加干酵母,室温放置10分钟后,待其表面产生浮沫,和入面粉中,拌匀,揉成软硬适中(可酌情加少量面粉或牛奶)的面团,并且达到 “三光”(即手光,面光及盆光)。
2、发酵:将面团放入盆内,加盖,在30oC左右保温2~3小时,见面团涨到原来的2~3倍大时,表明面团已发好。
3、成形:发好的面团使用前要再揉一次。做成馒头、包子等成品后,要搁置15~20分钟,叫做醒面,然后再蒸。
4、蒸制:水开后再蒸12~15分钟。熄火后让成品冷却5分钟左右,再打开锅盖,取出成品。
注意:
1、第一步“揉面”不是简单的将所有材料混合、拌匀,主要是揉,要尽量多揉。揉面的主要作用和目的是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充份吸收水份后形成面筋,从而能阻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使发好的面团膨松多孔,所以揉面这一步非常重要,切不可马虎。一般要揉3-5分钟。
2、发面的最佳温度。 酵母菌最有利的繁殖温度是摄氏30~40度。低于摄氏零度,酵母菌失去活性;温度超过摄氏50度时,会将酵母烫死。所以发面的最佳温度是摄氏30度左右。面团在这一温度下,2~3小时便可发酵成功。为了达到这个温度,冬季可将面团放入烤箱中,但不必加热。
3、蒸馒头时,人们习惯于把锅里的水烧开后再放馒头,这样,馒头急剧受热,外部先热,容易使馒头夹生。我的做法是,馒头做好后就上屉,放置20分钟醒面后,再开火蒸,这样温度慢慢上升,不仅馒头受热均匀,容易蒸熟,而且还能弥补面团发酵的不足。蒸好后,千万不要因为想早点看到成果,一熄火就猛的一下打开锅盖,否则您会看到辛苦完成的白胖馒头,突然间缩了,皱了。
4、面团发得很胖,但蒸熟的馒头不白不大,表面有象死面一样的泡点。这是因为面团发过头,酵母没有后劲了。可在成形前再向面团中揉进些面粉。
5、蒸熟的馒头与蒸笼布粘在一起,这是因为蒸笼布太干的缘故。
说明:
1、用干酵母发面不用加碱中和。家里做面食国内过去常用的方法是用老酵发面,即用一块老酵面(又称“老肥”、“面头”、“引子”等)和面粉掺和起来调成面团,使其发酵。用老酵发面,往往容易混入杂菌。面团发起后易发生变酸现象,因此,要加碱中和。不经常吃面食的,老酵亦不易保存。现在,用工厂生产的干酵母发酵,因为干酵母是由纯的培养菌制备而成的,不象面肥那样夹杂有大量乳酸菌、醋酸菌,所以不会有微生物生酸的过程,面团发起后不发生变酸,因此,不必加碱中和。但是,如果发面时间拖长后,也会因沾染在面粉、水、面盆表面的一些细菌的生长速度比酵母菌快,仍可使面团变酸。实践证明,用鲜酵母发面时,至少在四小时以内是不会变酸的,尤其是当温度不超过30℃时,对酵母的繁殖有益,而对细菌的繁殖却不利。
2、国内家里做面食都用水发面,只有高级西式糕点才用牛奶发面,我想这是因为过去国内牛奶贵。而在美国牛奶的价格几乎与水差不多,并且酵母菌也不必考虑减肥,多喝点牛奶和糖,有助于它的繁殖、生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