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是怎么评价曹操?

如题所述

一、评价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二、译文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四起,其中袁绍占据了四州,强盛到无人能敌。而魏太祖曹操运筹帷幄,踏平天下,博览申不害、商鞅的法术,精通韩信、白起的奇策,任命官员,都依据他们自己的才能,不念私交,精于谋算。

于是他总能占得先机,最终成就宏图大业,特别是他的谋略最为优秀。也可以说曹操是不同寻常的人,超出世上一般人的人才。

三、曹操生平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扩展资料:

其他人对曹操的评价

一、三国名士许劭曾说: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如果他生逢安定的天下那么他就是治理国家的能臣,如果他生逢乱世那么他就是奸雄。)

二、宋代苏洵: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曹操有夺取天下的思虑,去没有夺取天下的气量;刘备有夺取天下的气量,且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

三、近现代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四、近现代钱穆:曹操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

五、近现代黄仁宇:《三国志》里的曹操,不见得比他同时人物如刘备、孙权更为谲诈。而且他有敢说敢做、豪迈磊落、放浪不羁的浪漫色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8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25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