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和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风险性分析不同之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两种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在英文都叫“Pest Risk Analysis(PRA)”,但各自的分析对象、方法和落实点都有所不同。著者提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是针对有害生物自身的危险性程度,是根据该有害生物对进行危险性分析的国家,在农业生产可能构成的潜在危害及其生物学特性(如寄主范围、传播途径、介体、定殖、扩散、流行条件)而定的。有关经济潜在危害的评价,政府均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使用。定殖、扩散、流行的可能性主要是由有害生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这可以根据国外已报道的研究报告,或进行必要的试验取得。因此,这些评价都是基于客观资料,评价的结果都是相对稳定的、可重复的、科学的。评价的方法是静态的,是在各有关因素的分析全部完成的基础上,最后对其危险性程度做出综合性评价。其最终目的是落实到为制定检疫对象提供科学依据。

而《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风险性分析》,则是将侧重点放在进口农产品(植物及植物产品)上,着重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进口农产品,可能传带有害生物的种类,这些有害生物是否有进入、定殖、扩散的可能,以及传入后可能对当地农业带来的危害,以判断进口该植物或植物产品对传入有害生物的风险性程度。方法上是采取动态的逐项推进的方法,即只有当通过上一步骤的分析,认为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规定,具有风险性时,才进入下一步骤的分析。否则,如认为不具有风险性或其风险性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即停止分析不再进入下一步,不必等待全部项目均分析完毕再作出结论。虽然在农产品风险性分析里,也有对有害生物的危险性评价,但是不必逐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试验研究,只要根据已有的科学研究结果,和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资料和结论,作出是(yes)否(no)的定性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进入下一步骤即可,无需一一分析其危险性程度。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不但要作出定性判断,还需要对危险程度作出判断。而有时对一些有害生物在当地的适存性分析,不但要根据当地与疫区的生物气候相似距进行分析,有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试验,取得第一手资料,甚至还需要到疫区进行实地考察,因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不是很快就能下是(yes)、否(no)的断定。在最终目的上,后者要落实到对进口农产品的处理即检疫管理上。

因此,两者是同为检疫需要的两项不同的工作,从某种意义讲,前者属科研性质,后者属应用性质,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能互相代替。统一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RA)”是难以概括的。为此,作者认为前者可用“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后者则可用“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传入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更为妥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