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普通话,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大臣上朝时候说的话皇帝听不懂的情况?

古代没有普及普通话,各个地方方言差异大,大臣发言皇帝都能听懂吗?

虽然说古时候没有普通话,但是在每个朝代也是有一个自己通用的语言的。往往都是皇上将某种方言规定成这个朝代的通用语言,因此每个每个朝代都相当于有自己的“普通话”。


其实这最早是从秦统一全国开始的,在那时人们都以秦的文字发音作为标准,这样也便于秦王的管理,不然真的发生互相听不懂对方说话的情况,还真的挺尴尬的,特别是如果臣子没有听懂统治者的话,严重的话可就要丢掉性命了。


再之后发展到隋朝,皇帝开始命大臣们编撰有关语言发音方面的书籍,隋朝的陆法言写的《切韵》就是最早的类似“字典”的书籍了。
之后的唐宋元明清都是以此为基础制定汉字发音标准的,比如说唐朝的《唐韵》、宋朝的《广韵》等等。


到了清朝,北京话成了标准方言,这也就距离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十分近了,但当时也只有北方人说北京话,而南方人大多都说吴语。
后来我国受到日本统一全国语言的影响,也决定统一我国语言,这就使得我们南北方都统一用了清朝的官话——北京话,渐渐地就发展出了我们如今的普通话。
不得不说,有了统一的语言是很方便的,起码不会发生皇帝和臣子无法沟通的情况。但是我们的方言似乎渐渐地被我们丢掉了,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学会自己家乡的方言,这都是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它们值得被留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7
其实在我看来,当时各个地方方言差异并不是很大,而且各个大臣他们都是经过传统的文化素养和培训才能到皇帝面前去讲
第2个回答  2019-07-28
因为他们有地方方言,他们可以听得懂地方方言,虽然没有普通话。而且会有翻译。
第3个回答  2019-07-28
虽然古时候没有普通话,但是古时候有通用的官话,所以当官或者臣子的话,肯定要学习这类语言。
第4个回答  2019-07-27
因为本来国家的方言就不是差异很大,然后也可以通过一些培训来听懂,怎么可能听不懂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