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怎么判断

如题所述

成键的两原子间共享的两个电子不是由两原子各提供一个,而是来自一个原子。

例如氨和三氟化硼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片式中→表示配位键。在N和B之间的一对电子来自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配位键是极性键,电子总是偏向一方,根据极性的强弱,或接近离子键,或接近极性共价键。在一些配合物中,除配体向受体提供电子形成普通配位键外,受体的电子也向配体转移形成反馈配键。

在分子轨道中只以单颗存在的电子,而不形成电子对。因成对的电子较为稳定,不成对电子在化学中是相对较罕见的,而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则较易发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不成对电子通常都应用在自由基中,以解释众多的化学反应。

扩展资料:

在d和f轨域中有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是较常见的,因这两种轨域较不具方向性,因此不成对电子不能有效地形成稳定的二聚体。

在一些稳定的分子中也会出现不成对电子。氧分子中有两颗不成对电子,而一氧化氮中有一颗。氧分子中不成对电子的自旋方向必然一致,因此氧元素表现出顺磁性。

镧系元素中的不成对电子是最稳定的,它们的f轨域不太与外界反应,不成对电子更难形成化学键

在原子中,带负电、绕原子核运行的电子与核内带正电的质子互相吸引,而位于两原子核之间的电子则皆受两方吸引。因此,原子核和电子间最稳定的组态,是当电子位处两原子核间之时。

这些电子使原子核能够彼此相吸,形成所谓的化学键。然而,化学键并不能减少个别粒子所构成的体积。由于电子的质量较小且具有物质波性质,它们相较于原子核而言占据了极大部分的体积,使原子核之间距离较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成对电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8
配位键
coordination bond
一种共价键。
成键的两原子间共享的两个电子不是由两原子各提供一个,而是来自一个原子。
例如氨和三氟化硼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片式中→表示配位键。
在N和B之间的一对电子来自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配位键是极性键,电子总是偏向一方,根据极性的强弱,或接近离子键,或接近极性共价键。
在一些配合物中,除配体向受体提供电子形成普通配位键外,受体的电子也向配体转移形成反馈配键 。
例如Ni(CO)4中CO中碳上的孤对电子向镍原子配位形成σ配位键 ,镍原子的d电子则反过来流向CO的空π*反键轨道,形成四电子三中心d-pπ键,就是反馈配键。
非金属配位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这种键。
配位键可用以下3种理论来解释:
①价键理论。
认为配体上的电子进入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
例如钴(Ⅲ)的配合物。
〔CoF6〕3-中F的孤对电子进入Co3+的sp3d2杂化轨道,这种配合物称为外轨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有4个未成对电子,因而是顺磁性的。
〔Co(NH3)-6〕3+中NH3的孤对电子进入Co3+的d2sp3杂化轨道 ,这种配合物称为内轨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由于所有电子都已成对,因而没有顺磁性而为抗磁性。
②晶体场理论。
将配体看作点电荷或偶极子,同时考虑配体产生的静电场对中心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的影响。
例如,把中心原子引入位于正八面体6个顶角上的6个配体中,原来五重简并的d轨道就分裂成一组二重简并的eg(-y
2、dz2)轨道和一组三重简并的t2g(dxy、dxz、dyz)轨道 。
eg和t2g轨道的能量差 ,称为分离能Δ0,Δ0≡10Dq,Dq称为场强参量。
在上述钴(Ⅲ)配合物中,6个F-产生的场不强,Δ0较小,d电子按照洪德规则排布,有四个未成对电子,因而〔CoF6〕3-为弱场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 。
6个NH3产生的场较强,Δ0较大,d电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则和泡利原理排布,没有未成对电子 ,因而〔Co(NH3)6〕3+为强场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
③分子轨道理论 。
假定电子是在分子轨道中运动,应用群论或根据成键的基本原则就可得出分子轨道能级。
再把电子从能量最低的分子轨道开始按照泡利原理逐一填入,即得分子的电子组态。
分子轨道分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分子的键合程度取决于分子中成键电子数与反键电子数之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