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是不是真的不含糖呢?

如题所述

‍‍

“无糖食品”的涌入市场,不仅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还给减肥者带来希望。那这些声称不含糖的食品真的就不含糖吗?关于“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的这一疑问,还是来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在无糖食品的专柜里有些“无糖食品”的包装上标注了“无蔗糖”字样。商场的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时宣称:“这些无糖食品都不含糖分,糖尿病人可放心食用,不会影响糖尿病人的血糖。”这些“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无蔗糖”≠“无糖”

国家卫生部在2011年10月发布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管理通则》,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通则》中规定,声称“无糖”或“不含糖”的食品每100克中的糖不大于0.5克;声称“低糖”的食品,每100克中的糖不能大于5克。

这里所说的糖,不单指蔗糖,还包括葡萄糖、麦芽糖等其他单糖和双糖类(不包含像淀粉这样大分子的多糖类)。因此,“无蔗糖”和“无糖”不能划等号。

有些食品虽然标注了“无蔗糖”,仍可能含有果糖、麦芽糖等成分。麦芽糖和蔗糖一样都可以在人体内转变为葡萄糖,食用过量,一样会造成人体的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可能造成危害。因此,果糖、麦芽糖都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摄入的成分。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来看,标注“无蔗糖”的食品不能称为“无糖食品”,这种标注很可能误导消费者。

许多无糖的糕点类食品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会转变为葡萄糖,大量食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仍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防止血糖超标。即使是无糖食品,糖尿病患者也要坚持少吃多餐的习惯,以控制糖分的摄入。

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时,最好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新鲜蔬菜等,减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速度,防止血糖升高过快,保持血糖稳定。

有的企业宣传说无糖食品能起到的降糖作用,这完全是谎话!所有的食品吃了以后血糖都会升高。无糖食品也是食品,只不过没有或几乎没有糖分存在,可辅助控制血糖,但绝不能代替打针、吃药。

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进行正规治疗。糖尿病高危人群也要当心,不要以为吃了无糖食品就可以不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血糖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小编寄语: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控制饮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市面上的一些声称“无糖食品”,也应该在询问医生过后食用。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糖尿病人,饮食上要多加注意。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吗?

第2个回答  2018-01-14
‍‍就是低热量、升血糖慢这两个好处。然而,只要有糊精或来自大米白面的精制淀粉,就会有热量,就会升高血糖。因为它们既和白糖一样会快速升高血糖,又和白糖一样容易令人发胖,对于糖尿病人和减肥者来说,一样是大麻烦。没有加入蔗糖,并不等于某种食品对人有好处。哪怕是既不升高血糖也不变成热量的高效甜味剂,研究也发现它们可能具有刺激食欲、促进肥胖的作用。它们本身没有营养价值,应用于食品当中,甚至可能带来额外的麻烦。比如国外报道,部分消费者对阿斯巴甜敏感,可能引起多达80多种的不良反应。就算被许多人看好的糖醇类,也不全是优点,因为大部分糖醇在过量摄入后可能引起腹泻,少数糖醇腹泻效应虽小,吸收后从尿中排泄出去也会加重肾脏负担‍‍
第3个回答  2018-01-14
‍‍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应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无糖食品的关键在“糖”的定义上。糖可以专门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的、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甚至从广义来说,哪怕没有甜味,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也可以称为“糖类物质”。按照欧洲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品种。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第4个回答  2021-02-26

对一个既想吃零食,又想减肥,还想养生的年轻人,“无糖饼干”、“无糖蛋糕”、“无糖酸奶”、“无糖奶茶”、“零度可乐”等,似乎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那么无糖食品、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