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规格电缆桥架爬坡弯曲角度为多少

如题所述

通常都是135度。

施工中所使用的电缆桥架弯头通常是由电缆桥架厂在出厂之前完整加工好的,但是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有的项目需要因地制宜现场加工电缆桥架弯头,这就需要安装人员有一定的施工基础知识才能胜任。

施工现场电缆桥架大致分为主桥架和分支架。主桥架是由设计院设计,根据图纸施工,分支架是由主桥架引到就地设备的电缆支架,没有图纸设计,根据现场情况由施工人员来设计的。常用的弯头种类包括上下跳弯45°、垂直上下弯头、水平三通等。

扩展资料:

电缆桥架注意事项:

1、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距地面的高度通常不低于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时除外。电缆桥架水平敷设在设备夹层或上人马道且低于2.5m,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

2、电缆桥架、线槽及其支吊架使用在有腐蚀性环境中,应采用耐腐蚀的刚性材料制造或采取防腐蚀处理,防腐蚀处理方式应满足工程环境和耐久性的要求。对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或要求洁净的场所,宜选用铝合金电缆桥架。

3、电缆桥架在有防火要求的区段内,可在电缆梯架,托盘内添加具有耐火或难燃性能的板,网等材料构成封闭或半封闭式结构,并采取在桥架及其支吊架表面涂刷防火涂层等措施。其整体耐火性能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在工程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不宜采用铝合金电缆桥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缆桥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爬坡角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架弯头的做法图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弯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任何角度的桥架弯的万能计算公式X=2b×tg1/2α



α角可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建立解得



b为桥架高度(厚度)



X为下料口尺寸



当α角为以下几个特殊角时:



α角=30°时X=0.536×b



α角=45°时X=0.828×b



α角=60°时X=1.514×b



α角即为下料口所对应的角度。也是桥架折弯后的角度。



而在实际操作当中,下料口的角度α的计算比较难以实现,需要运用有正余弦功能的计算器才能方便的计算出角度α。



另外一个为了考虑电缆的弯曲半径这些角度也不一定是特殊角因此计算方法不一定很实用。



为了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往往采用细线实际放样量取的方法直接量取下料口的尺寸进行制作加工弯头的做法此种做法不用计算只需要量取以下几个尺寸(如果折弯是沿竖直方向做弯的)首先以桥架厚度为尺寸在细线水平方向和起角方向量取相同的尺寸做上记号再以做记号的两点量取夹角的长度,即为实际下料口的尺寸。如果是做之字形弯那么另一个下料口与上一下料口的尺寸是相同的。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下料口之间的长度应是起弯后的实际长度此长度,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下料口的尺寸发生变化就不是实际所要切去的部分,导致与实际弯过大或过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一、单个弯头的制作方法:

二、多层等间距等高电缆桥架任意角弯头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及步骤:
本图的角α值同“一”中角α值;本图的b值与 “一”中的b值不同,为层间距值。

1、制作第一层弯头:
第一层两个弯头的做法同“一”中弯头的做法,两个弯头间距a值由现场确定,但需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2、制作第二层弯头:
(1)计算第二层桥架第一个弯头的定位尺寸e:首先量出第一层桥架定位尺寸d值,则
e=d+btg1/2α 式中:b为层间距,角α值同“一”中角α值
(2)依照“一”的方法制作第二层弯头的第1个切口α
(3)计算两个弯头间距c值:c=2btg1/2α+a 式中:b为层间距,a为第一层桥架两个弯头的间距
(4)依照“一”的方法制作第二层弯头的第2个切口α
(5)计算补偿尺寸h:h=2 btg1/2α
3、制作第三层弯头:制作方法同第二层弯头f=e+btg1/2α g=2btg1/2α+c 

注:多列等间距等宽桥架任意角弯头的制作方法与多层等间距等高桥架任意角弯头的制作方法相同。
三、多层“之”形弯头的作法:与“二”类似,只是a、c、g值相等,所切的两个α角在桥架的两边

第3个回答  2011-09-05
45度或135度。主要是这个角度最适宜做弯头。小于45度呢,会使爬坡变长;大于45度呢,电缆多了不容易弯,使得电缆无法贴紧槽底。追问

各种规格的线槽 都是这度数吗?

追答

是的。当然就算是机器加工的线槽可能也没那么精确,不过尽量按这个角度来做,这是一个最优的做法。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一般都是135度 如果电缆太粗了害怕弯不过来 角度可以变大 变成140 150 等都可以追问

小线槽也是一样吗?

追答

小线槽就按135度就行 135对角是45度 比较好看 角度放大的目的是方便大型号电缆敷设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