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是什么意思?五谷指哪五谷? 」

如题所述

五谷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5
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对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共有稻、黍、稷、麦、菽、麻六种主要作物。战国时代的名著《吕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纪作品)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其中《审时》篇谈论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时失时的利弊。禾就是稷。这六种作物和上面所说的六种完全相同。《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说到的作物,也是这六种。
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黍shǔ亦“糜子” 有的还学者还认为“黍”=“粟”
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
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北方谓之黄米,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糯米。
稷,音jì。黍之不粘者。又名[齐下禾]。《说文》:“稷,[齐下禾](音zī)也,五谷之长。从禾,畟声。”又称粢(zī),《礼记·曲礼》:“稷曰明粢”。亦称“穄”,即[麻下黍]也。沈括《梦溪笔谈》:“稷乃今之穄也。”朱熹《毛诗集传》:“稷亦谷也,一名穄,似黍而小。”王应麟《急就篇·补注》:“稷,又名为穄,似黍而小。”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黍之不粘者为稷。”李时珍《本草纲目》:“稷与黍,一类两种也。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犹稻之有粳与糯也······稷黍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结子成枝疏散,其粒如粟而光滑。三月下种,五六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其色有赤、白、黄、黑数种,黑者禾稍高,今俗通呼为黍子,不复呼稷矣。北边地寒,种之有补。河西出者,颗粒尤硬。稷熟最早,作饭疏爽香美,为五谷之长而属土,故祠谷神者以稷配社。五谷不可遍祭,祭其长而该之也。上古以历山氏之子为稷主,至成汤始易以后稷,皆有功于农事者云。”《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孔颖达《毛诗正义》释曰:“诗人以黍秀时至,稷则尚苗,六月时也。未得还归,遂至于稷之穗,七月时也。又至于稷之实,八月时也。”这里描述了稷的生长过程:六月尚苗,七月出穗,八月子实成熟。当是三月下种。这是镐京,即今陕西地方的黍稷。那里在商周时原始民族就种植黍稷菽麦等谷物。李时珍所云稷“三月下种,五六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与之正合。 其实就是指现在的一般谷子,现在南方还有将非糯米的谷子称为“稷米”的。
麦就不用说了,面食的老爸,现在还沿用的称呼。菽也称为“尗”读音:shū豆类的总称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说文》。按,象戴种而出之形,下其根也。一,地也。指事。
菽草之难杀者也。——《汉书·五行志》
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答。”
——《春秋·考异邮》
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诗·小雅·小宛》
俗孝家家供菽水。——陆游《湖堤暮归》
又如:菽水(指豆和水,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的清苦;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菽水藜藿(粗茶淡饭。藜藿:野菜;豆叶);菽乳(即豆腐);菽麦(大豆和麦);菽麦不分(豆、麦不分。亦指是非、好坏不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9
第3个回答  2019-11-28
第4个回答  2021-04-1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