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行的说法

请教牙行为什么叫“牙”行呢?

牙行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有时也指牙商的同业组织。汉代市场上的中间商人称“驵会” (或作“侩”)。汉至隋唐,中间商人获政府给予的垄断权,由此得“牙侩”之名。

宋以后称为“牙行”,后来亦称“牙人”、“牙纪”、“牙子”、“牙商”、“牙郎”、“互郎”、“侩”。经营牙行须经政府批准,并交纳税课。牙行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通商贾”,代政府统制市场、管理商业的作用,故也称官牙。



扩展资料

牙行一词始见于明代。他们以经营牲畜、农产品和丝绸布匹等手工业品为主﹔也有居间包揽水运雇船的,称埠头。

经营牙行须经政府批准,并交纳税课。牙行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通商贾”,代政府统制市场、管理商业的作用,故也称官牙。经营牙行是一种封建特权。

牙行凭借特权将其经营范围从为买卖双方间作介绍,扩大到代商人买卖货物,代商人支付和存储款项,运送货物,设仓库保管货物,代政府征收商税等等。

在城镇交易中处统制地位,绝大部分商品的批发交易必须经过牙行之手。宋代以后有官牙、私牙之分。明代,经营牙行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经官府批准并发给执业凭证和帐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这说的就是牙行。
牙行是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中间商,也就是我国最早的经纪人。牙行最早出现于汉代,至明清最为盛行,人们通常把这些经纪人叫牙子。以其介绍种类的不同,又把他们叫做牛牙子、驴牙子等等。在我国古代,牙子有官牙、私牙之分,但就其实质,却都是一手托两家,也就是先找“上家”,再找“下家”,然后抽取佣金。关于“牙子”因何而得名,有各种说法。有人说,牙是在唇与舌之间活动的,恰如“牙子”置身于买卖双方之间。也有人说,“牙子”大都能说会道,因其伶牙俐齿而得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28
牙行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居间行商。汉代称驵、驵侩,唐、五代称牙、牙郎、牙侩,宋、元、明又有引领百姓、经纪、行老等称呼。牙行一词始见于明代。他们以经营牲畜、农产品和丝绸布匹等手工业品为主;也有居间包揽水运雇船的,称埠头。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8717.html?wtp=tt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