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衎文言文阅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9

1. 颜之推教子文言文翻译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①.教

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②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③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若由此业④,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

齐朝有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讲:"我有个孩子,已经17岁了,非常通晓

公文的书写,我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他渐渐地也快掌握了,用这些特

长去为王公们效劳,没有不宠爱他的,这也是一件紧要的事啊."我当时低

着头,未作回答.这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让人诧异啊!假如因干这种职

业,就可当上宰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

【注释】

①书疏:此转文书信函等的书写工作.

②伏:通"服".

③免:同"俯".

④业:职业,指服事公卿一事.

2.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寻为吏所讼,翻译文言文

意思是: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定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

出自:宋史颜衎传

原文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自言兖国公四十五世孙.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再调临济令.临济多淫祠,有针姑庙者,里人奉之尤笃.衎至,即焚其庙.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该段翻译

颜衎,字祖德,兖州府曲阜人.自称是兖国公(颜回)第四十五代孙.小时候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五代时梁朝龙德年间科举考试及第,脱去布衣,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后又调任临济令.临济有很多私建的神庙,其中有个针姑庙,乡人非常迷信.颜衎到后,立即将其焚毁.五代时后唐天成年间,颜衎做邹平县令.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符习是武将中清廉谨慎的人,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定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打了他,幕僚和下属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立即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衎做太常博士,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衎.符习退休,颜衎也回家奉养双亲.

后续文言文意思是

不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做了幕僚.明知到房知温阴险固执,聚敛的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考虑后果.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衎的功劳.房知温的儿子不聪明,颜衎劝说他们用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衎的功劳.房知温的儿子房彦儒被任命为沂州刺史,颜衎任命为殿中侍御史.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后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检校左庶子,管理州中事务.

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身患重病,颜衎没有奏报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从没有一点倦怠.晋祖听说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养的愿望.”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不久废除了枢密院,凭着原来的官职参加朝会.过了一年,又上书请求回家侍奉双亲,被授予青州司马.后父亲去世,非常哀痛.不久又被召做了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保有现在的官职.不多久,又被任命为天平军节度副使.

开运末年,授予左谏议大夫,暂且代管河南府,又拜为御史中丞.经过战乱之后,朝廷中纲纪混乱,颜衎执政却很有神采.曾经进言说:“刚出任御史的人,又接着兼任边远州郡的幕宾佐吏,再有因为个人的原由和小事请求到外地任职,州郡中缺少参拜的礼节,进出没有风纪法度,担心会渐渐地让州郡轻视,各地官吏失去了遵循.请求从今以后各藩镇的幕僚不能担任御史以上的官职;即使是亲王和宰相出镇,也不能奏请出任幕宾.不是接受皇帝命令下去巡查,不得擅自出京,从此不能管理杂务.”下诏只有征召做幕宾的还和以往一样,其余的都按颜衎的提议.又上表请求回家奉养老母,被改任户部侍郎.颜衎坚决请求辞官,皇帝下诏赞扬了他,然后颜衎与母亲回到老家.

五代汉朝乾佑末年,颜衎母亲去世.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周朝广顺初年,起用他做尚书右丞,不久做了端明殿学士.周太祖征讨兖州时,驻军城下,派颜衎前去曲阜到孔庙祭祀.攻克兖州后,让颜衎暂且管理兖州.太祖回朝后,又让颜衎暂时管理开封.当时王峻把持朝政,颜衎和陈观都是由王峻推荐的.等到王峻倒台,陈观贬官,颜衎被免去其他职务,只任兵部侍郎一职.显德初年,上书请求辞官,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退休后回到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给他送行,达官贵人很多,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很荣耀.建隆三年春天,死在家中,享年七十四岁.颜衎的文章缺少文采,然而他诚信正直,又非常孝敬老人尊敬兄长.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

3. 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高崇文传》

您是在找这个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光颜,字光远。葛旃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

长从河东郡为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战有功。随高崇文平剑南,数搴旗蹈军,出入如神,益知名。

进兼御史大夫,历代、洺二州刺史。元和九年讨蔡,以陈州刺史充忠武军都知兵马使。

始逾月,擢本军节度使,诏以本军独当一面。光颜乃壁溵水。

明年,大破贼时曲。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反往一再。

众识光颜,矢集其身如蝟。子揽马鞅谏死深入。

光颜挺刃叱之,于是士争奋,贼乃溃北。当是时,诸镇兵环蔡十余屯,相顾不敢前,独光颜先败贼。

始,裴度宣慰诸军还,为宪宗言:“光颜勇而义,必立功。”十二年四月,光颜败贼于郾城,死者什三,数其甲凡三万,悉画雷公符、斗星,署曰:“破城北军。”

郾城守将邓怀金大恐,其令董昌龄因是劝怀金降,且来请曰:“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

光颜许之。贼已北,昌龄奉伪印,怀金率诸将素服开门侍。

都统韩弘素蹇纵,阴挟贼自重,且恶光颜忠力,思有以挠蔑之。饬名姝,教歌舞、六博,举止光丽,费百钜万,遣使以遗光颜,曰:“公以君暴露于外,恭进侍者,慰君征行之勤。”

光颜约旦日纳焉。乃大合将校置酒,引使者以侍姝至,秀曼都雅,一军惊视。

光颜徐曰:“我去家室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为我谢公:天子于光颜恩厚,誓不与贼同生!”指心曰:“虽死不贰。”因呜咽泣下,将卒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赂使者还之,于是士气益励。

光颜性忠义,善抚士,其下乐为用。许师劲悍,常为诸军锋,故数立勋。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六》,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 逮:抓住B.始逾月,擢本军节度使 擢:提拔C.光颜乃壁溵水 壁:构筑营垒驻守D.饬名姝,教歌舞 饬:整治,训练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陈州刺史充忠武军都知兵马使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B.光颜勇而义,必立功 蟹六跪而二螯C.光颜约旦日纳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D.善抚士,其下乐为用 向为身死而不受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我去家室/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B.我去家室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C.我去家室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D. 我去家室/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光颜天资敏捷矫健,平定剑南时屡次出入敌营,拔取旗帜,神出鬼没,名声很响,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刺史等。B.讨伐蔡州时,敌军用阵势压制住李光颜的阵营,李光颜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营,往返冲突,于是士气大振,击溃了敌军。

C.李光颜命人在缴获的铠甲上全都涂上雷公符、斗星,署名“破城北军”,使郾城守将邓怀金、县令董昌龄非常恐惧,最终不战而降。D.都统韩弘恭谨地进献一些美女慰劳李光颜部队征战的勤苦,李光颜借机激励部队的士气,并让使者将这些美女带回去了。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始,裴度宣慰诸军还,为宪宗言。

(3分)(2)光颜败贼于郾城,死者什三,数其甲凡三万。(3分)(3)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

(4分)答案:5.A(逮:及,达到,比得上)6.D(A均为“凭借……的身份”。B均表并列。

C均为第三人称代词。D介词,表被动;介词,为了。

)7.C8.D(“恭谨地进献”有误。韩弘平时厌恶李光颜忠勇有力,想用美人计瓦解李光颜的斗志,扰乱他。)

9.(1)当初,裴度宣谕抚慰各路藩镇的部队回朝复命,对唐宪宗说。(“始”“宣慰”“为”各1分)(2)李光颜在郾城击败敌军,打死百分之三十的敌军,估计(算)他们的铠甲共有三万。

(“十三”“数”“凡”各1分)(3)城中士兵的父母妻子儿女都抵押在贼人手里,如有不经战斗就投降的,将诛灭全族。(“质”“屈”“且”“赤族”各1分)参考译文李光颜,字光远。

葛旃小时候把骑射技术传给他,常常叹息他的天资敏捷矫健,自己赶不上他。长大后光颜跟从河东军担任副将,讨伐李怀光、杨惠琳,立下战功。

跟从高崇文平定剑南,屡次出入敌营,拔取旗帜,神出鬼没,名声更响。被提拔兼任御史大夫,历任代、洺二州刺史。

元和九年讨伐蔡州,李光颜凭借陈州刺史的身份充任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刚刚过了一个月,就被提升为本军节度使,皇帝诏令用他的部队独当一面。

李光颜就在溵水边构筑营垒驻守。第二年,在时曲大败敌军。

起初,敌军凌晨就用阵势压制住他的阵营,部队不能冲出去,李光颜就毁掉营垒的栅栏,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军之中,往返冲突,敌人认识光颜,弓箭像刺猬毛一样密集地射往他的身上。他的儿子拉住他的马缰绳苦谏他不要深入敌阵,李光颜挺着大刀斥退他,于是全军将士奋勇争先,敌军才溃败了。

正当这个时候,各路藩镇的部。

4. 《颜之推颜氏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颜之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亲焉,故於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

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已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於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

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

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

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

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兹以往 兹:此,这 B。

惟友悌深至 悌:敬爱兄长 C。地亲则易弭 弭:弥合 D。

踖其面而蹈其心 踖:践踏 5。 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A。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B。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C。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D。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夫妻、父子、兄弟是基础的亲属关系,中国人常说的九族,都是源于这三种亲属关系,所以要认真对待。

B。 兄弟,是形体虽分而气质相连的人。

从小到大,生活、学习等在一起,即使有造反的人,也会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C。

妯娌比起兄弟来,就更疏远而欠亲密,如果妯娌掌握亲厚不亲厚的节制度量,那么,原来互敬互爱的兄弟关系可能被妯娌所动摇。 D。

妯娌之间,纠纷最多。即使是亲姐妹成为妯娌,也不如住的距离远一点,好感受霜露而相思,等待日子来相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译文: (2) 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

译文: 答案: 4。 C(弭:消除) 5。

A 6。B(“悖乱”应理解为“荒谬胡乱”。)

7。(1)等到进入壮年时期,兄弟各娶妻,各生子,即使是诚实厚道的,感情上也不可能不减弱。

得分点:妻、子、笃、衰、文字通顺各1分。 (2)假如有了雀鼠也不忧虑,刮风下雨也不防御,那么就会墙壁倒塌,楹柱摧折,无从挽回了。

得分点:如、恤、壁陷、楹沦、文字通顺各1分。 【译文】 有了人群然后才有夫妻,有了夫妻然后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兄弟,一个家庭里的亲人,就有这三种关系。

由此类推,直推到九族,都是原本於这三种亲属关系,所以这三种关系在人伦中极为重要,不能不认真对待。 兄弟,是形体虽分而气质相连的人。

当他们幼小的时候,父母左手牵右手携,拉前襟扯后裙,吃饭同桌,衣服递穿,学习用同一册课本,游玩去同一处地方,即使有荒谬胡乱来的,也不可能不相友爱。 等到进入壮年时期,兄弟各娶妻,各生子,即使是诚实厚道的,感情上也不可能不减弱。

至於妯娌比起兄弟来,就更疏远而欠亲密了。如今让这种疏远欠亲密的人,来掌握亲厚不亲厚的节制度量,就好比那方的底座要加个圆盖,必然是合不拢了。

这种情况只有十分敬爱兄长和仁爱兄弟,不被妻子所动摇才能避免出现啊! 双亲已经去世,留下兄弟相对,应当既像形和影,又像声和响,爱护先人的遗体,顾惜自身的分气,除了兄弟还能挂念谁呢?兄弟之间,与他人可不一样,要求高就容易产生埋怨,而关系录就容易消除隔阂。 譬如住的房屋,出现了一个漏洞就堵塞,出现了一条细缝就填补,那就不会有倒塌的危险;假如有了雀鼠也不忧虑,刮风下雨也不防御,那么就会墙壁倒塌,楹柱摧折,无从挽回了。

仆妾比那雀鼠,妻子比那风雨,怕还更厉害些吧! 兄弟要是不和睦,子侄就不相爱;子侄要是不相爱,族里的子侄辈就疏远欠亲密;族里的子侄辈疏远不亲密,那僮仆就成仇敌了。 如果这样,即使走在路上的陌生人都踏他的脸踩他的心,那还有谁来救他呢?世人中有能结交天下之士并做到欢爱、却对兄长不尊。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名实颜之推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

小题:B小题:树立榜样,可以勉励众人向善求名,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祖先有了令名美誉,还可以使子孙获其荫庇。

小题:错在“不要追求名声”, “求名”并不是坏事,从文章末段可知。小题:无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名与实的关系,就像形与影的关系。

如果德行丰厚才艺全面,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很好;如果相貌俊俏靓丽,那么镜子里的影像也必定美丽。现在不修养自身而到世上求好名声的人,就如相貌很丑却想要从镜中得到美丽的影像一样。

品德高尚的人忘记名声,一般的人树立名声,没德行的人窃取名声。忘了名声的人,能合乎道德,享受着鬼神的赐福保佑,不是用来追求名声的;树立名声的人,修养自身谨慎行事,害怕荣誉德望不彰显,不是用来求取名声的;盗窃名声的人,表面上忠厚骨子里奸诈,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名,不是用来求得好名声的。

我看到世上的人,清廉的名声树立起来了,然而钱财却装入了口袋;诚信的名声彰显了,然而答应别人的话却不能兑现,真不知是不是自己后面的矛戟,刺毁了自己前面盾牌啊。虑子贱说:“我在这里讲诚信就在那儿表现出来。”

人们的虚实真伪虽然藏在心里,但没有不在言行中显露出来的,只是一时未观察清楚罢了。一旦被观察清楚,巧妙的伪装还不如朴实真诚,(如果不能经常保有其德),必将遭到更大的羞辱。

伯石三次辞让卿位,王莽多次辞去官职,在当时,他们自以为做得巧妙周密;但后人却把这种行为记载下来了,并且传给子孙万代,(后人看了),可以使骨髓发凉汗毛竖起,(令人非常吃惊)。最近有个大权贵,以孝出名,前后两次居丧,悲哀消瘦越过常制,也足以超过一般人了。

然而曾在守孝的茅屋中,用巴豆涂在脸上,使脸上长出疮,表明是哭泣太厉害而造成的。伺候他的童仆不能掩盖这事,(告诉了别人真相),更使外人认为他以前的居处饮食都是不真实的。

因为一次伪装丧失了一百次诚信,这是不停地贪图名声的缘故啊。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而且天资差,但家世殷实富裕,一向认为自己为了不起,常用醇酒美味和珍宝古玩等来结交各位名士,那些从他那里尝到甜头的人,就一个接一个地吹捧他。

朝廷也认为他真有文采才华,也曾让他出境访问。北齐东莱王韩晋明很喜欢文学,疑心这人的诗文并不是自己写的,于是就设宴叙谈,要当面同他讨论试探他,宴会从早到晚欢乐和谐,文人墨客满座,定好音韵赋诗,(一比高低),这人很快就写完了,但完全不同于先前的韵味。

各位客人正专心自己写诗,竟没人发现这一点。韩晋明退席后感叹道:“果然不出所料!”韩晋明又有一次曾当面问他:“玉珽杼上终葵首,究竟是什么形状呢?" 这人答道:“珽头弯而圆,像葵叶那样。”

韩晋明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是忍着笑给我讲了这件事。修改润色子弟的文章,用这样的办法来抬高他们的声望和地位,这是极不好的事。

一是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为他们修改文章,终有暴露真相的时候;二是子弟们心中有了依靠,会更加不努力学习。有人问道:“( 一个人)的精神灭亡了,形体消失了,遗留下来的名声和评价,则如蝉壳蛇皮,鸟兽足迹,毫无意义,怎么同死去的人有关呢?而圣人却要用他们的名声教育后人,(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这是为了劝勉。

劝勉大家树立好名声,就能获得实际的名声。而且褒奖了一个伯夷,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清廉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季札,就有千万人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柳下惠,就有千万人树立起贞节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史鱼,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正直的风气了。

所以圣人希望他们像鱼鳞凤翼一样优秀杰出的人,都能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难道不够伟大吗?天下悠悠众生,都是爱慕名声的,圣人大概就是顺着他们这种心情引导他们努力向善罢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祖上的嘉名美誉,也是子孙的衣帽房屋,自古及今,获得他们庇荫的也太多了。

修善行立美名的人,也像是在造房子种果树,活着时就获得他的利益,死了就赠给后人。世上那些急于追名逐利的人,不领会这个深意,希望他的名声能与魂魄一起飞升,能像松柏一样茂盛,真是太糊涂了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