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云南过桥米线

如题所述

是因为传说有一个书生每天吃妻子过桥送过来的米线而中举的故事,才流传下来的。
过桥米线的名字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贤惠勤劳的娘子常做他爱吃的米线给他用食,但等出门到岛上时,米线已变凉。偶然送鸡汤时,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的鸡油可以保持汤的温度,于是发明了米线放到汤碗里烫熟再吃的方法。
因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8
云南过桥米线的由来
过桥米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滇南蒙自县,1920年,昆明市建立了第一家过桥米线馆“仁和园”。传说有一秀才在南湖的湖心小岛念书,秀才妻每日都要通过石砌的小桥给夫送饭。一日,妻子念丈夫读书辛苦,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装入罐中,正准备送饭送给丈夫,由于有要事未能按时送去。当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乎乎的,原来是厚厚的一层黄油覆盖汤面,起到了隔热作用。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桥,送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热鸡汤里浸泡后,随即捞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满意。此事被传为美谈,人们为了赞誉这位贤能的妻子,便将这种食品取名“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由三部分组成,既汤、肉片和米线以及各种佐料。汤是由鸡、鸭和猪筒子骨、排骨熬制而成;肉片则是将鸡脯肉、猪里脊肉、鱼、水发鱿鱼切成薄片置于盘中,猪肝、腰子、肚子等切成薄片后放入温水汆制半熟,去掉血腥味后也置于盘中;雪白的米线摆在另一个大盘内。佐料则由葱姜、青菜、腐皮等组成,吃时可自行选择不同的配料与口味。
过桥米线的做法
1、先将米线、豆芽、豆腐皮等材料分别下锅焯烫,米线焯烫半分钟后捞出自然晾凉,豆芽、豆腐皮则焯烫至熟备用
2、将乌鸡或者柴鸡放入砂锅中,用中火慢慢煲1个半小时,直到鸡肉软烂即可,这是过桥米线的原始汤,高级一些的也可以加入火腿、老鸭、腔骨一起煲,汤的味道越香越好,同时最好保证汤面上有一层薄油
3、鸡汤沸腾后将砂锅烧热,连汤带油盛入砂锅中保持温度,食用前先放鹌鹑蛋、里脊片等生材料,肉片变白后再下火腿片、米线、豆芽、豆腐皮等,拌匀后即可。
过桥米线食用注意事项:
1、忌先喝汤,因为上面盖着的鸡油温度很高,以免嘴被烫伤。
2、忌不按顺序放配料:应先让高温将荤食,蛋滚熟,再入素食,最后入米线。一股脑儿放入搅拌,是极不认真滴做法。
3、忌最后吃荤食:吃面线时要先吃肉,鱼片,才能保持在最滑嫩最鲜美的时候入口。然后米线,最后喝汤,等食材基本食净,汤的温度也已经降到适宜入口了。。云南餐厅里 荤食材料除以上外还可以加入猪腰,鱼肚或者鱿鱼海鲜等,蛋可以使用鸽子蛋,在云南过桥米线中,配料的碟数用料越多就越高档。
第2个回答  2022-09-06
1、先将金针菇,香菇,丸子放入锅中煮熟
2、水开下入米线
3、米线熟了放入米线的酱料辣椒油麻油等
4、放入香菜
光肥母鸡半只(约750克),光老鸭半只(约750克),猪筒子骨3根,猪脊肉、嫩鸡脯肉、
乌鱼(黑鱼)肉或水发鱿鱼各50克,豆腐皮1张,韭菜25克,葱头10克,味精1克,
芝麻油5克,猪油或鸡鸭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盐1.5克,优质稻米400克,
胡椒粉、芫荽、葱花各少许。
1、将鸡鸭去内脏洗净,同洗净的猪骨一起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后入锅,
加水2000克,焖烧3小时左右,至汤呈乳白色时,捞出鸡鸭
(鸡鸭不宜煮得过烂,另作别用),取汤备用;
2、将生鸡脯肉、猪脊肉分别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盘中,乌鱼(或鱿鱼)肉切成薄片,
用沸水稍煮后取出装盘,豆腐皮用冷水浸软切成丝,在沸水中烫2分钟后,
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净,用沸水烫熟,取出改刀待用,葱头、芫荽用水洗净,
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分别盛在小盘中;
3、稻米经浸泡、磨成细粉、蒸熟,压成粉丝,再用沸水烫二三分钟成形,
最后用冷水漂洗米线,每碗用150克;
4、食用时,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鸡鸭肉,并将锅中滚汤舀入碗内,
加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猪油或鸡鸭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内保持较高的温度,
汤菜上桌后,先将鸡肉、猪肉、鱼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即可烫熟,
再将韭菜放入汤中,加葱花、芫荽,接着把米线陆续放入汤中,
也可边烫边吃,各种肉片和韭菜可蘸着作料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