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谓水长者”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

《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后汉书·马援传》:“﹝援﹞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

《隋书·刘炫传》:“昔在幼弱,乐参长者。”

巴金《秋》二十:“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你不知道,还敢诽谤长者!”

2.指显贵的人。

《韩非子·内储说下》:“刑馀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吴诸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

《水浒传》第六十回:“他(卢俊义),是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长者,如何能够得他来落草?”

3.指德高望重的人。

《韩非子·诡使》:“重厚自尊谓之长者。”

《史记·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汉班彪《王命论》:“汉王长者,必得天下。”

清钱谦益《祖璇先赠通议大夫》:“慷慨有丈夫之风,孝谨修长者之行。”

4.指豪侠。

《后汉书·马援传》:“王氏,废姓也。

子石当屏居自守,而反游京师长者,用气自行,多所陵折,其必败也。”

李贤注:“长者,谓豪侠者也。


5.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跪拜前致词曰:‘闻兹地有隙院,愿税以居,信乎?’姥曰:‘惧其浅陋湫隘,不足以辱长者所处,安敢言直耶!’”

《水浒传》第七二回:“夙世有缘,今夕相遇二君,草草杯盘,以奉长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31
文言文及翻译如下:一、刻舟求剑——吕不韦及其门客秦国《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二、郑人买履——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日: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 “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三、揠苗助长——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四、叶公好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得,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五、匡衡勤学——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 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作文不识,家中富裕,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主人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 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六、孟母三迁——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日:“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日:“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日:“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译文: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 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七、学弈——战国·孟子《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八、王冕僧寺夜读——明代宋濂《宋学士文集》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日: "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 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九、不迁怒不贰过——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日:“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译文: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自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理想了。”十、矛与盾——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十一、鹬蚌相争——清代湘灵子《轩亭冤·哭墓》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译文: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来,明天你的嘴取不出来,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十二、杨振暮夜却金——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日:“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译文: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十三、蜀鄙二僧——清朝彭端淑《白鹤堂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持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译文: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十四、欲速不达——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十五、对牛弹琴——南朝·梁·僧佑《弘明集》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译文: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己。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第2个回答  2022-08-24
文言文中“谓水长者”意思是:在目前来说,岁数比较大的人,年迈的人。
第3个回答  2022-08-24
(1) 年纪大、辈份高的人
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唐· 杜甫《兵车行》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指有德行的人、忠厚长者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
(3) 显贵的人
《韩非子·内储说下》:“刑馀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
第4个回答  2022-08-25

1.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


2.指显贵的人。


3.指德高望重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