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干”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我国的文字已经在几千年前就产生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代人们说的很多词的意思都和现代的词义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这样的变化,也让现在的人在阅读古代的典籍书籍的时候,变得比较困难,如果想要读通古文,必须要学习古代词的词义。就比如在古代“干”字主要是形容有才能的人。而到了现代,干就变成了一个动词,是做的意思。那么关于在古代汉语中,“干”是什么意思?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干”的意思是才能、才干

在古代“干”这个词语,经常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或者是一个人的才能才干。比如在我国著名的古书《三国志》中就有这样的一句话“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在这句话中“干”的意思就是才能才干。在古代形容一个人有才能的时候,也会用“干”这个词。

二、“干”还有树干的意思

其次“干”在古代汉语中,其实还有树干的意思。比如在我国著名的古代书籍《淮南子·主术》中,就有“枝不得大于干”这句话,在这句话中“干”的意思就是树干。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树枝不能够大于树干”。

三、“干”的本意是武器

在古代,其实干的本意是武器,也就是古代人在打仗的时候使用的盾牌。比如在著名的诗句“干戈寥落四周星”中,“干”就是盾牌的意思。“干”这个词语的意思由先前的盾牌、武器这样的意思,一直引申,后来就引申出了很多不同的意思。

关于在古代汉语中,“干”是什么意思?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还知道“干”在古代有哪些意思吗?欢迎留言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4
在古代的汉语中,干的意思就是盾牌,而且是用来进攻或者防御的武器,后来在文化的演变中才改变了意思。
第2个回答  2021-12-05
在汉语中,这个可能是干将莫邪的干,也可能是干净的干,甘苦的甘甘甜的
第3个回答  2021-08-04
这个词在古汉语中是一种兵器的名字,一开始是用于进攻,杀伤力非常的强,后来武器进步了,就用于防御了。
第4个回答  2021-08-04
是盾牌的意思,这个东西之前是一种武器,是可以进攻的,而且也是一个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