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打仗,为什么不将城墙外的地修成斜坡?

如题所述

小姐姐翻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发现有哪个将领把城墙外修建成斜坡状。题主所问的修成斜坡状估计分两种情况:内斜陡坡式和外斜陡坡式。如果说“越陡越好”,那就莫过于90度的直立墙了。

内斜陡坡式:


这种陡坡说实话是在帮助敌人。这种斜坡状城墙在防守方面百害而无一利,完全没有防御效果,而且还会给敌人制造了更快地破城的机会。

敌军用攻城塔、云梯、巨型投石机、木幔等做掩护,其他士兵推着“三弓床弩”顺坡而上。

(投石器)

三弓床弩的另一个名字叫“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大小如同标枪,射程可达1000米以上,距离越近这种武器的威力越大。推到合适的位置,可以用装了土的袋子堵住轮子,防止滑坡。用它发射时,近距离可直接把标枪一样的箭钉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数以百计的“标枪”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借此轻而易举攀缘而上。


(三弓床弩)

外斜陡坡式:


这种陡坡式护城既不好守,也不好反击。这样看来。敌人可以挖松城墙的底部来让城墙倒塌,而且这样的陡坡能起到掩护敌人的作用。

在城内士兵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采取挖掘墙角的战略,会掘出一条通往城墙的隧道,并沿着它到城墙的底部。敌人会用粗大的木桩支撑,然后把城墙下面的泥土挖走,再换上木桩来支持。挖好之后一把火烧掉木桩。城墙就会因为缺乏支撑而坍倒。自然出现一个缺口,让攻城的军队蜂拥而上直接攻入城堡。

而守城方根本无法扔下大石、烧开的水、或燃烧的油脂等等去反击敌军。

城墙外建造90度角的墙壁,也就是直墙壁,根本没有必要

直接在墙壁外侧,开挖人工护城河,无疑是最好的举措。

护城河,环绕整座城,挖好宽大的壕沟后,把大量的水注入,作为城墙的屏障,防卫攻城者。这是古人的智慧,在防御手段上对水应用到绝妙。护城河上建有许多闸、坝,以调节水量,控制流速,敌人攻城时,可用猛水对他们进行洗礼。

举个例子:天下第一宽的护城河——襄阳护城河。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宽度就超过了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长5060米,襄阳城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易守难攻。襄阳发生的有史料记载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就有200次之多。而在历史上历时最长、战斗最残酷的一次战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阳大战。长达6年之久,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至1273年,因襄阳城高池深,才会坚持这么长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7
因为如果建成斜坡,对防御极为不利,既不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救援,所以古城墙外没有建斜坡。古城墙一般都是作为防御功能,所以城墙会建的很高,以免让前来攻城的当地军队轻易攻破城池。
第2个回答  2021-02-17
因为那样会增加城墙的修建难度,而且会加大修建量,所以一般都不那样修建,斜着的看起来非常丑,不符合官府的审美。
第3个回答  2021-02-17
修成斜坡虽然有利于防止敌方进攻,可是却不方便日常进出,妨碍交流与贸易,弊大于利。所以不会把城墙外的地修成斜坡。
第4个回答  2021-02-15
因为这样会方便敌人看到城内的布局,修成反的斜坡又方便敌人进攻,对防守都是不利的事,所以没人这样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