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河戏是怎样形成的?

如题所述

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明末清初秦腔戏班随李自成军来到澧州,北路声腔是由秦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

荆河戏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昆腔。高腔的主要特色是一人独唱,众人后台帮腔,乐器用土锣、大钹、鼓板打节奏,不用管弦乐器伴奏。其来源为弋阳腔改调,仍保持了曲牌体结构,后期帮腔改用唢呐伴奏,很有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

清代初期,来自徽调的昆腔开始东路澧州并且在澧州演出,荆河戏艺人吸收徽调之精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弹腔南路声腔。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

昆腔进入荆河戏比较晚,一般用笛子或唢呐伴奏,所以又称为“吹腔”。以后逐渐被弹腔所替代。高腔剧目、昆腔剧目保留下来的都比较少。

弹腔是荆河戏的主要声腔,包括北路和南路以及特定腔调三类。其中北路高亢刚劲,南路细腻婉转,特定腔调跌宕多变。一般认为,其北路是秦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

据地方志记载,李自成于1643年3月攻克澧州,张献忠随后进驻澧州。第二年,李自成之妻高桂英率30万众来澧州,军中的秦陇子弟带来了秦腔,当地民众相率仿歌,从而成为荆河戏弹腔中北路之始。

荆河戏弹腔中的南路和特定腔调形成较晚。荆河戏南路声腔受到徽调影响比较大。清代初期“徽班”进入荆河澧州地区演出,荆河澧州的艺人吸收徽调之精华,经过改进之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弹腔南路声腔。

荆河戏是以本地弹腔吸收昆腔和高腔的优点融合而成。1404年也就是明代永乐二年,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荆河戏有南路、北路、子母调3大腔调。

荆河戏的“一家唱腔”名“子母调”又称“南北反”,别具风味,为其独特唱腔。母调,用以表现人物的思虑、悲伤、恐怖等各种情绪,而子调则表现病危、死亡等情绪。荆河戏北路唱腔,无论生、旦、净、丑都保留有由秦腔向弹腔衍变过渡后期的呔腔。

呔腔是用以刻画山西、陕西一带北方藉人物如关羽、赵匡胤、高振、路遥等人物的专用唱腔。如《三元会》中高振唱的《这一位状元真出奇》、《打洞》中赵京娘唱的《叫罢一声苦》的呔腔导板,《三搜索府》中施有伦唱的《金牌招来银牌宣》乃至《有魏虎跑殿角》等,都不同程度保留了呔腔。

呔腔为荆河戏所独有的特殊唱腔,其他皮黄剧种所无。板式有导板、三眼、原板、摇板、三流、平板、一流、慢二流、流水等,行当有生、旦、净、末四种,乐队分文场、武场。

荆河戏常用曲牌约150支,堂曲150支。荆河戏表演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唱词及念白以荆州口语为基础,京白、苏白、川白夹杂其中。以武功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抖壳子”最具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

荆河戏传统剧目极为丰富,多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有三国戏、水浒戏、封神戏、说唐说岳戏、包公戏、杨家戏、薛家戏、神话戏等。

荆河戏常演的有《三杀》、《五图》、《十二山》。《三杀》,即《宋江杀惜》、《打渔杀家》、《翠屏山杀海和尚》;“五图”,即《百子图》、《孝义图》、《八阵图》、《铁冠图》等;《十二山》即《首阳山》、《牛皮山》、《火烧锦山》、《凤鸣山》、《定军山》、《九龙山》、《牧羊山》、《广华山》、《两狼山》等。演出时有整台戏,也有连台戏,还有折子戏。

荆河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