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和葛洲坝过往船舶是怎么通行

如题所述

“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可以这样形象地描绘船舶过大坝的两种方式。“楼梯”是即将试通航的双线五级船闸,“电梯”则是尚未完建的升船机。 船舶如何穿越这座举世无双的“楼梯”?如,船从下游驶来,需过大坝上行,先将五闸室水位降到与下游水位一致,打开下闸门,船舶进入闸室;关闭下闸门,输水系统充水抬高闸室水位,船舶随闸室水位上升而上升,当水位与四闸室水位齐平时,打开五闸首人字闸门,船舶就好像爬过一级阶梯,轻松驶入上一级闸室。如此上升,直至驶出一闸室,进入高峡平湖。如船舶是从上游往下游走,过程正好相反。 永久船闸的设计很科学,有两条道,一边上行,一边下行,互不干扰,节省时间。过闸大约要两个半小时。 枢纽施工17年断航仅67天 在三峡工程长达17年的建设时间里,除了断航了67天客货运输需要翻坝之外,其余的时间长江畅通无阻。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他国家在内河上修建大规模水利枢纽时,一般都停止航运。修建葛洲坝工程时也断航了 8个月。 那么,五级船闸通航前,三峡工程是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工程施工,又保证长江通航的呢? 按照工程设计,根据三峡坝址地形和水文特性,制定了通航方案:一期工程建设期间,利用长江主河道通航;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利用导流明渠及临时船闸共同配合通航;三期工程建设期间,利用永久船闸通航。 在三峡工程二期建设的六年里,临时船闸与导流明渠配合,一左一右分布在长江两岸,成为三峡二期施工期间航运安全畅通的重要通道,共同携手完成了三峡二期工程建设期间的通航任务。 2002年11月6日,三峡导流明渠胜利实现截流。之后,临时船闸成为“孤独的天使”,独立承担其后五个多月的长江通航任务。 从2003年4月10日开始,临时船闸封闭停航,并将改建为三峡工程的冲砂闸。 6月16日,长江三峡坝区封航67天的历史终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