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怎样经过三峡大坝闸

如题所述

三峡大坝有五级船闸,船由上游驶往下游时,船位于上游, ①先关闭上游闸门和上游阀门,②关闭第一级下游闸门和阀门,打开上游阀门,水由上游流进闸室,闸室水面与上游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船由上游驶进闸室。③关闭上游闸门和阀门,打开第一级下游阀门,当闸室水面降到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出第一级闸室。如此操作4次,通过后面的四级船闸,开往下游。船由下游驶往上游,步骤相反。
船闸的原理实际上是靠两个阀门开关,人为地先后造成两个连通器,使船闸内水面先后与上、下游水面相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11
简单说吧,如果船是由上游来的呢,先打开上游方向的闸门,让两个闸门中间的水位和上游持平,然后船就可以通过闸门了,船进来之后关闭上游方向的闸门,打开下游方向的闸门,船不动,水自然就会降到和下游持平的状态啦,然后船就可以通过啦~嘿嘿,其实很简单的原理,只不过操作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第2个回答  2006-05-11
水位落差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船闸是帮助船舶克服航道水位落差的一种通航水工建筑物。它借助与专用设备使闸室水位自动升降分别与上下游水位平齐,从而使船舶由一个水面驶向另一个水面。
船闸种类很多,这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有关,其类型可根据闸室数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功能来划分。
1、根据船闸纵向(即沿水流方向)的闸室划分,可分为单级船闸和多级船闸。单级船闸则是沿船闸纵向只建一个闸室,船舶过闸时只需进行一次充、泄水即可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完成过闸过程。因此船舶过闸时间短,周转快,故其通过能力较大,因此被广泛采用。葛洲坝三座船闸均为单级船闸。多级船闸就是沿纵向连续建有两个以上闸室的船闸,三峡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船舶通过这样的多级船闸时,需进行多次充、泄水才能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完成过闸过程。
2、根据船闸线数划分
按船闸横向相邻闸室的数目,可分为单线、双线和多线船闸。
单线船闸在遇到船闸检修和发生故障时,有可能造成过坝航运中断。对于水运要求高、货运量较大的水利枢纽,一般都采用双线和多线船闸。葛洲坝水利枢纽采用二线三闸通航的模式,其中既与供标准船队通航的一号和二号船闸,同时又有过闸时间短、满足客船和小型船舶通过的三号船闸。在双线或多线船闸中, 如果每一线船闸由多级船闸组成,这样的船闸则多为多线多级船闸。三峡永久船闸的每一线船闸均由五级连续船闸组成,故称作双线连续五级船闸。
3、根据船闸使用特点划分
根据船闸使用特点的不同,则又可分为井式船闸、省水船闸、广室船闸及闸梯等等。上述各类船闸均属内河船闸,按通行海轮设计,位于内河入海口的船闸为海船闸。

图:葛洲坝双线三江船闸

二、船闸主要尺度
1、船闸基本尺度
船闸基本尺度是指闸室有效长度、闸室有效宽度及坎上水深等。船闸基本尺度是根据过闸船舶(队)的尺寸与编队形式确定的,为保证最大设计过闸船舶(队)的尺度。在表示单级船闸时都采用这三个指标,其尺度的选择都必须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并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我国水运发展对航道建设的要求,并尽量使设计船舶(队)一次过闸。
(1)闸室有效长度,是指船舶过闸时闸室内可供船舶安全停泊的长度,即以下闸首门龛最上游至上闸首停靠线间的长度。它由最大设计船型的长度加富裕长度确定,而富裕长度则由船舶(队)尺度、队型和吨位综合考虑。因此,闸室有效长度不同于闸室段长度。
(2)船闸有效宽度,是指闸室侧表面最突出部分的最小距离,即闸室净宽。闸室有效宽度是决定闸室墙之间和广室船闸的闸首口门宽度的依据。它是由设计船舶(队)的宽度加上一个富裕值确定,富裕值同船舶(队)尺度及过闸速度有关。
(3)坎上水深,是指最低通航水位时闸首门坎最高点处的水深。它由设计船舶(队)满载吃水深度和富裕深度两部分组成,与船舶(队)最大吃水和进闸速度有关。船舶(队)行驶时由于船底水体被挤走而导致船舶下沉,富裕深度则是为保证船舶不因此而触底。为了保证船舶安全过闸,一般坎上水深不小于船舶满载吃水深度的1.5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97140.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