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哪些区别?

如题所述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主要区别的详细解析:

一、主体资格与性质

1.主体资格: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劳动者),另一方必须是法人等用人单位(如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劳务合同:主体具有广泛性,双方当事人可以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劳务合同的主体没有像劳动合同那样的特定性要求。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

劳动合同:双方之间存在从属关系,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员工,用人单位有权指派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并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具有支配权。

劳务合同:双方之间是平等民事主体的关系,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二、合同内容与标的

1.合同内容:

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包括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条款,且往往涉及第三方的物质利益关系(如工伤保险)。

劳务合同:内容相对灵活,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外,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以其自由意志决定合同的内容及相应的条款,如劳务的提供与使用、受益双方意定等。

2.标的:

劳动合同: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只要劳动者有劳动行为,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劳动报酬。

劳务合同:标的是劳务行为的结果,即劳务提供者提供劳务所完成的劳动成果,劳务合同一般是依据劳务结果支付劳务报酬。

三、工作方式与风险承担

1.工作方式:

劳动合同:劳动者一般利用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并在用人单位的组织和指挥下从事劳动。

劳务合同:劳务提供者一般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务活动,根据双方的约定来承担风险(大多数情况下由劳务提供者自行承担风险)。

2.风险承担:

劳动合同:劳动风险由用人单位来承担。

劳务合同:风险承担方式依据双方约定,大多数情况下由劳务提供者自行承担。

四、报酬的结算与支付

1.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劳动合同中的合法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通常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

2.劳务合同:报酬的结算和支付方式依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可以是按件计酬、按时间计酬或按工作量计酬等。

五、法律适用与干预强度

1.法律适用:

劳动合同:属于劳动法调整,是独立的合同种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

劳务合同: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调整。

2.法律干预强度:

劳动合同:国家法律干预强度大,劳动合同的某些内容具有强制必备性,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有基准性要求。

劳务合同:法律干预较少,双方当事人之间对劳务报酬等各项条款均可自行协商。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在主体资格、合同内容与标的、工作方式与风险承担、报酬的结算与支付以及法律适用与干预强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签署合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6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1、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的范畴;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

2、对合同主体要求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都是法人,或者是公民与法人,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3、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便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二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4、合同的内容不同。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劳务合同无须规定这方面的内容。

5、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待遇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是按等价有偿的原则支付。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