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两瞽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1. 两瞽译文

新市有齐瞽者,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

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梁瞽故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哄然相诟。市子姗笑。

噫!以迷导迷,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新市上有个齐国的瞎子,在大街上乞讨,如果有人不给他让路,他就气愤的骂人家:“你眼瞎呀?”集市上的人因为他是盲人,大多都不跟他计较。

恰好有个梁国的瞎子,性格更加暴戾,也在大街上乞讨。两人相遇了,碰在一起都跌倒了。梁国的瞎子不知道对方也是瞎子,于是爬起来气愤的骂:“你也眼瞎啊?”两个瞎子大声互相诟骂。集市上的人都嘲笑他们。

噫!以迷惑指导迷惑,造成互相责难不停的人们,和这有什么不同?

2. 文言文《两瞽》原文是什么

原文是:新市有齐瞽者,性急躁,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 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梁瞽固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相诟。市子讪之。噫!以迷导迷,而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1.句子翻译:

人弗之避:人们没有躲避他。

梁瞽固不知彼亦瞽也:河南来的瞎子本不知道他也是瞎子。

噫!己罔人亦罔(或“以迷导迷”),而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唉!自己糊涂,对方也糊涂,而那些不停责问他人的人,和这两个瞎子有什么不同?

2.译文

新市那个地方有个从山东来的盲人,在大街上乞讨,人们没有躲避他,他就气愤地骂人家:“你眼瞎呀!”集市上的人因为他是盲人,大多都不跟他计较。 恰好有个大梁的瞎子,性格很暴躁,也在大街上乞讨。两人相遇了,碰在一起都绊倒了。大梁来的瞎子本不知道对方也是瞎子,于是爬起来气愤地骂:“你眼睛也瞎啊!”两个瞎子大声互相责骂。集市上的人都嘲笑他们。 唉!因为自己糊涂,导致对方也糊涂,造成互相责难不停的人们,和这两个瞎子有什么不同?

3.中心句

噫!以迷导迷,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3. 文言文《两瞽》原文是什么

原文是:新市有齐瞽者,性急躁,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

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

梁瞽固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相诟。市子讪之。

噫!以迷导迷,而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1.句子翻译:人弗之避:人们没有躲避他。梁瞽固不知彼亦瞽也:河南来的瞎子本不知道他也是瞎子。

噫!己罔人亦罔(或“以迷导迷”),而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唉!自己糊涂,对方也糊涂,而那些不停责问他人的人,和这两个瞎子有什么不同?2.译文新市那个地方有个从山东来的盲人,在大街上乞讨,人们没有躲避他,他就气愤地骂人家:“你眼瞎呀!”集市上的人因为他是盲人,大多都不跟他计较。 恰好有个大梁的瞎子,性格很暴躁,也在大街上乞讨。

两人相遇了,碰在一起都绊倒了。大梁来的瞎子本不知道对方也是瞎子,于是爬起来气愤地骂:“你眼睛也瞎啊!”两个瞎子大声互相责骂。

集市上的人都嘲笑他们。 唉!因为自己糊涂,导致对方也糊涂,造成互相责难不停的人们,和这两个瞎子有什么不同?3.中心句噫!以迷导迷,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4. 两瞽的译文和加点字紧紧

新市有齐瞽①者,行乞衢中,人弗之避,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 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②。复梁瞽固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相诟。市人讪之。噫!己罔人亦罔(或“以迷导迷”),而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2解释:制

瞽:盲人

踬:绊倒

嗣:接着、后来

衢:大路

弗:副词,不

辄:总是

戾:凶暴,猛烈

触:碰撞

诟:骂

以:因为

讪:讥笑

较:计较

3译文:

新市那个地方有个bai从山东来的盲人du,在大街上乞讨,人们没有躲避他,他就气愤地骂人家:“你眼瞎呀!”集市上的人因为他是盲人,大多都不跟他计较。 恰好有个大梁的瞎子,zhi性格很暴躁,也在大街上乞讨。两人相遇了,碰在一起都跌倒了。河南来的瞎子本不知道他也是瞎子,于是爬起来气愤地骂:“你也眼瞎啊!”两个瞎子大声互相责骂。集市上的人都嘲笑他们dao。 唉!自己糊涂,对方也糊涂,而那些不停责问他人的人,和这两个瞎子有什么不同?

4中心句:

噫!以迷导迷,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5. 求文言文《盲子窃钱案》的译文,谢谢

〖原文〗 有瞽者⑴与贩者同宿旅店,窃贩者钱⑵五千,次晨相哄⑶鸣官(4)。官即提讯(5),问贩者钱有无记认(6),贩者曰:“此乃(7)日用之物,有何记号!”问瞽者,对曰:“有记。吾钱系字(8)对字,背(9)对背穿成。”对之良是(10)。贩者不服。官命瞽者伸手,则(11)两掌青黑,铜痕宛然(12),其为(13)摸索一夕而穿无疑。乃责瞽者,而令贩者取钱去(14)。 [编辑本段]〖注释〗 1 瞽者:盲人。瞽,gǔ。

2 钱:铜钱。

3: 哄:争吵。

4 鸣官:到官府去告状。

5讯: 审问。

6记认: 记号。

7乃: 是。

8字: 有文字的一面。

9背: 无文字的一面。

10对之良: 核对铜钱确实是这样。

11则: 果然。

12宛然: 清晰的样子。

13为: 是。

14去 离开。

15.宿: 住宿

16。对: 回答。

17.是: 正确的。系:是

19.为: 是。

20.宛然:果然 [编辑本段]〖译文〗 有个瞎子和小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第二天早晨,小贩惊叫起来,说5000个铜钱不见了。店主过来协助搜索,发现钱在瞎子的包裹里。可那瞎子说,铜钱是他自己的,于是双方争吵不休,直告官府。

县官当即提审。他问小贩,铜钱上有没有做过记号。小贩说“这是我每日买卖要的钱,怎么会去做记号呢?”县官问瞎子,瞎子回答说“我做记号。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再穿起来的。”县官叫人把铜钱拿来验证,瞎子说的果然不错。然而小贩痛哭流涕,怎么也不服。

“内中可能另有蹊跷。要是这铜钱是瞎子夜里穿起来的,那手上一定会留下痕迹。”于是他突然要瞎子伸开两手,只见他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这分明是铜绿。在县官追问之下,瞎子不得不如实招供:他摸索了一夜才穿成的。

真相大白,5000个铜钱物归原主,瞎子受到了责罚

6. 请帮忙翻译这几篇文言文,谢谢

莽汉断棘 终南之山,有棘盈径,骨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不受伤不已。

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人义形于色,褰裳而入,欲节节而断之。

孰知左断于指,右曳于臂,下钩其裙,惫已甚。 君子曰:“斯人之疾恶,是已;疾之而不以其道。

苟挟斧斤求其本而刈(读音yi四声,割)之,何棘不去?” 翻译:终南山,有荆棘布满道路,(它的)主干柔软刺很密,碰上它的人总是被缠上无法解脱,不受伤就没完。人们害怕它的刺,都绕开那路躲避它。

一个人露出义愤的样子,撩起衣裳进去,想一节节地折断它们。 哪知左边手指掐断了它,右边的手臂被拉住了,下边衣裳被钩住了,狼狈不堪。

君子说:“人(应该)痛恨丑恶,的确是应该的;痛恨它而不要上它的当。如果拿刀斧找到它的根割断它,什么荆棘不除?” 引婴儿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

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我只知道这些】。

7. 旁观者清文言文翻译

有二人弈者,虑子而未定,其旁观者先见之。二人以为能,求与之时,则不及二人远甚。故当局者工,而蔽于求胜之心;旁观者拙,而灼于虚公之见。故凡以利害之心虑事,是虑弥周而去道弥远。小数且然,况家国天下之事乎。选自清《陈确集.瞽言二》

主旨句:故凡以利害之心虑事,是虑弥周而去道弥远。

译 文

有两个在下棋的人,正考虑棋应该怎么走却还没做决定的时候,旁观他们下棋的人先看出了应对的办法。那两个下棋的认为他很厉害,但等到那人应邀对奕时,却远远比不上他们两个厉害。所以说,当局者因再厉害,却被求胜的心情所蒙蔽(显得不厉害了);旁观者再笨,却因为心里没有顾虑而看得准确。因此凡是考虑事情有利害想法的,会想得越多偏离周全越远。像这样的小事是这样,何况国家大事呢?

8. 盲者说的注释译文

(1)日者:古时司占卜定时日之吉凶者称“日者”。

《史记》有《日者列传》。操日者术,意谓掌握算命技能,以算命为生。

(2)召而吊之:叫来加以慰问。吊:慰问。

(3)眇(miǎo秒):瞎。(4)冥冥:昏暗。

趋:疾走。(5)山川之流峙:川之流,山之峙。

峙:耸立。(6)妍(yán言)丑:美丑。

妍:美好。(7)第:但,仅止。

(8)百体:指身体的各种器官。(9)以:因。

以上两句的意思是说,因为眼盲,故目不妄动,不生邪念,于是四肢百体都能泰然自若。(10)审:审断辨别。

(11)度其平陂:审度道路的平与不平。陂(bēi杯):倾斜。

(12)入其所精业:专注于所精通的业务。(13)“而不疲”句:不在那些不急需的事情上劳神。

务:事情。(14)售其术:卖其技艺,即使用其日者之术挣钱。

(15)病:患,担忧。(16)非礼之貌:不合礼义的外貌。

(17)观:观览。(18)品:品第,优劣等第。

(19)伥伥:盲目无所见的样子。踬:绊倒。

蹶(jué掘):摔倒。(20)运动知识之具:指人身体的运动、感觉、思维器官。

知识:知觉认识。(21)假之:凭惜天给予人的运动知识之具。

陷溺:堕落、败坏。以上两句意为:人身体的各种器官,是天赋予人,使人感知运动的,但有些人却违背天的本意,滥用这些器官,纵情声色享乐,致使自己堕落、败坏。

(22)睥睨(pì nì):眼睛斜视,以示高傲。顾盼:向左右四周看,以示得意。

古有“顾盼自雄”之语。(23)乃:尔,你。

“乃子”意为“你这位先生”。(24)间诣余言:空闲时拜访我而谈到那盲者的话。

诣:拜访。(25)瞽、史教诲:语出《国语》。

“瞽”、“史”均为周代官名。“瞽”即太师,掌管音乐,因该职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史”即太史,掌管天时、阴阳、礼法等方面的记事。瞽、史都负有教育训导的责任。

(26)“师箴”句:语出《国语》。师:周代专掌一职之官称为“师”,这里指太师,即“瞽”。

箴(zhēn):劝戒,教导。瞍(sǒu薮):目无瞳人的盲者。

赋:朗诵,意为诵诗以资教诲。下文“诵”意同。

蒙(méng蒙),目有瞳人而无视力的盲者。(27)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

师慧:春秋时郑国的乐师。(28)其伦:那一类人。

伦:类。 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善于弹琴。

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他道:“您年龄多少啊?”回答说:“年纪十五岁了。”“从什么时候失明的啊?”回答说:“三岁。”

“那么您这失明就十二年啦!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不知道天地的大、日月的光、山高水流、容貌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的吗?我因为这才安慰你啊!”盲人笑道:“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

盲人何尝就盲啊?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行动自如啊,因为眼睛的原因不会乱动啊。对别人,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知道他的是与非。

行走时,靠判断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走的快慢,也没有摔跤的忧患。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行业,不让自己的精神在不相干的事务上操劳,不使用自己的力气在没有益处的事上,出来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养饱自己的肚子。

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没有由于眼睛看不见带来的烦恼。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打扮成不合礼教的相貌,喜欢做无用的观看。

事情来临了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贤明蠢笨的品质不能辨别;邪恶端正在面前不能分辨;利益、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平安和动乱的缘故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着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绊倒跌倒却不能觉悟:最终跳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认识的器官,而人们丢失那些老天所赋予的本能。

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有眼睛吗!我要说昏昏然行走,黑黢黢朝前赶的人,天下谁不瞎啊?瞎的人只有我吗?我正轻蔑地顾盼,说你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看上一眼的。您不自悲却悲我,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我正转而为您悲安慰您啊。”

那人没有言辞来作答。空闲时到我这里来,我听了很奇怪,说:“古代的盲人,有负责音乐的,有劝戒,教导的,有讼诗的,有作赋的,好像师旷、师慧一样。

这些盲人,难道不是一类吗?” 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