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寂静是什么意思 请详细说说 谢谢

如题所述

涅盘寂静
涅盘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翻译成为中文称为圆寂。“圆”既

是圆满;“寂”既是寂静。我们通常会看到 文上写某某出家人圆寂了,此意既

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盘了,这是错误的,是一般人误用的,是一般人误用了这个

词语。“圆寂”的意义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既是不生不灭。

“灭生死”是众生不用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了生脱死了,称为灭生死;“灭

烦恼”是凡夫有种种烦恼,如果觉悟,把全部的烦恼都放下,既称为灭烦恼,涅

盘又称为解脱,就是解脱生死与烦恼。那么“解脱”是怎么一回事那?打一个比

喻:你们被关在监牢里面,今天被释放,重见天日,得到自由,得到解脱,解脱

有自由的意义。解脱是针对生死与烦恼来讲,佛陀说我们众生被烦恼所束缚,所

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烦恼是我们心中的监牢,把我们的心层层的

捆绑住,给予我们种种痛苦。解脱烦恼,并没得到一物,反而是把心中的贪嗔痴

及见解所执著的渣滓皆丢光。如果追求解脱者想“得到”解脱,那就是错了,因

为解脱是“什么都得不到”,心中无所得才叫做解脱,只要你得到一物,就没办

法解脱,因为解脱只是把一切的烦恼放下罢了。证悟涅盘者真正见到不生不灭的

诸法真相(涅盘)。我们凡夫在这世间所见到、所知道的一切都在无常的生灭(

诸行无常),对不生不灭的诸法真相不知不觉;修行者解脱生死证悟涅盘时,他

见到万法原来是不生不灭的,此是诸法的真相。佛经中常说:“证悟涅盘的圣者

看到一切都是不生不灭。”

涅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经常会误解涅盘是一种境界,很多人以为我现

在在生死烦恼的此岸,某某人证悟涅盘就是进入涅盘的境界,事实上涅盘并不是

进入一种境界。为什么这么将呢?我们来看因果,有因必有果,如果那个因是无

常的,期所形成的果必然也是无常。如果涅盘是一种境界,能进入那种境界,必

然能够出,有进、有出,就是有生灭,那么它必然是无常的。所以涅盘并不是一

种境界可进、可出;涅盘也不是可以得到一物,更没有证悟到涅盘的人,《金刚

经》上说了:“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其义是:实际上并没有众生进入涅盘,没有证悟涅盘的人。因为诸法的真相是不

生不灭,里面找不到一个“我”。诸法无我,又是不生不灭,所以没有人进入涅

盘。觉悟者证悟涅盘时,并不是感受到“我”证悟到涅盘,因为当有“我”的概

念生起时,它就生起凡夫见了,所以涅盘者很肯定,也不觉得有“我”证悟涅盘。

在这世间里,凡夫一直执著又“我”,认为“我”这个众生坐在大悲殿里听法,

当你证悟涅盘,就很清楚的知道没有我坐在大悲殿里。者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实

际上就是如此。因为刚才我们是用一念一念生灭的心,正忙着在身体内、心念中、

身体外、不是身体不是心以外寻找“我”。这样,我们的心就一念一念的在生灭,

这些生灭的心都找不到我。那么,当修行者证悟诸法不生不灭时,它知道这个生

灭的心都是不生不灭时,那个我去了那里呢?根本没这回事,好像刚才我问那位

居士,他真的见到它家里的猪没有猪,也不叫做什么名字;同样的,真正见到涅

盘者,他就知道根本没有“我”这回事,也没有想起有没有我进入涅盘,所以证

悟涅盘是没有人证悟涅盘。经中说没有中生灭度,既是说没有众生进入涅盘。觉

悟就是无人,也无我在轮回。觉悟者真正觉悟到没有人,也没有我,所以没有证

悟涅盘者。这样的觉悟者,他内心归于平静无生、清凉自在、无为、离一切妄想。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离一切“妄想”。“妄想”就是众生种种的心念,根据佛

法说我们众生从出世到现在都在妄想中,这些妄想告诉我们世间种种的事情。比

如刚才所讲的“雨水”,你认为天上有雨水落下,这就是妄想,实际上只不过是

某种因缘形成“水”从天上掉下来,并没有雨水,雨水只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

进一步说“水”也是一个名称。我们在名称里面生起种种妄想,所以当一个人没

有种种妄想之后,就不会认为有雨水掉下来,那时候他内心归于平静,称为寂静,

所以涅盘是离一切妄想。一切妄想都包括在语言当中,凡夫执著语言,依据种种

名称,分别种种事物,是我们坠入种种语言、事物当中。因为涅盘是离开妄想,

不在语言范围里面,所以涅盘不可以用语言来阐释。《法华经》上说:“诸法寂

灭相,不可义言宣。”既是此意。

虽然没有证悟涅盘的人,但是凡夫的我们还是要依赖语言来了解它,结果佛

陀慈悲,巧妙的运用语言来告诉我们,有所谓证悟涅盘的圣者,他们是:

佛陀--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得觉者。

菩萨--证悟到无生法忍、无住涅盘的圣者。

辟支佛--证悟涅盘的圣者。

佛陀运用语言宣说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圣者,但是学佛者千万不要执著有阿

罗汉进入涅盘,因为阿罗汉没有说他进入涅盘,而是凡夫认为有“人”进入涅盘。

我在举一个例子:天上的雨水滴下来,刚好滴在一朵花上,这跟你用浇花器浇花

是一样的,而你却认为是“雨水”滴在花上;进入涅盘只不过是诸法的因缘已经

散离了,他进入涅盘,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进入涅盘;既是说一个人的生死因

缘已经没有了,我们说他进入涅盘,但是并没有“人”进入涅盘。

我们学佛者,或时在座各位总会有一些疑问,那就是诸佛、菩萨、阿罗汉死

后何去何从?佛陀去了哪里?现在在何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来救度我们?佛

陀说这些疑问是迷者的无明妄想,对事物如实知见的证悟者来说,在他们的智慧

中并没有此烦恼。凡夫有无明妄想,认为有“我”,有“我”就有“他”,那他

是谁?他就是佛陀,所以我们要找佛陀去了哪里?如果没有“我”,没有“他”,

有谁去了哪里?所以我们不可以说证悟涅盘的佛、菩萨,他们现在在哪里?根本

没有这回事。打一个比喻:比如我把一朵花放在眼镜上,叫做“眼镜花”。因为

我们凡夫把在湖里的水叫做“湖水”;在海里的水叫做“海水”;在河里的水叫

做“河水”,所以这朵花在我的眼镜上,我把他叫做“眼镜花”。我把花从眼镜

上拿下,你就认为“眼镜花”不见了。但是当我们认真、理智的想一想,并没有

这回事,只不过我们凡夫执著名称里面有一实体,就有东西来,就有东西去,眼

镜花亦复如是。如果你认为有眼镜花,那就是执著眼镜花这个名称,而生起妄想。

因为这些妄想,所以我们就生起佛陀入涅盘后去了哪里的疑问,证悟涅盘者离一

切妄想,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知道涅盘的境界,唯有智者内证,不可以凡夫的戏论来了

解。佛陀把凡夫的妄想称为戏论,我们不可以此来分别、了解涅盘,以及证悟涅

盘者何去何从。生死来去是众生无明的妄想,这是我们凡夫迷惑之所见,把一切

看成是实在。比如刚才我讲的眼镜花就是这样产生的。因为我们执著种种妄想而

迷惑,见到有生、有死、有众生、有我,认为实在有而生起执著,就看到生、灭。

实际上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所以涅盘并不是生、灭幻相以外,还有个不生不灭

的境界。既是说:我们往往误会在生、灭中没有涅盘,而在生、灭以外可以得到

涅盘,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妄想执著有生、灭,而看到生、灭之相,实际上在

生灭当中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三法印的第三个法印是涅盘寂静,它是指万法

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但是凡夫不知不觉,大慈大悲的佛陀却为愚昧、执著的我们
开示诠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24
一、涅盘:
梵语nirva^n!a,巴利语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盘那、涅隶盘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盘(般,为梵语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盘(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盘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盘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盘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盘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盘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盘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盘,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盘经卷三指出涅盘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盘八味。若以此配以涅盘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盘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与无住处涅盘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略称本来清净涅盘、性净涅盘,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盘,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盘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盘分为性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盘)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盘、圆净涅盘(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盘。又作应化涅盘)等三涅盘。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盘,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盘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盘之城,亦称无为涅盘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盘、般涅盘、大般涅盘。入涅盘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盘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盘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盘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盘会、涅盘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

二、寂静:(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盘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盘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
第2个回答  2006-10-24
是佛语.“涅盘寂静”和“有漏皆苦”相反。涅盘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也就是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十二缘起是根据“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道理,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则是根据“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道理。老死忧悲苦恼,既是由于生缘,消灭生缘则生死忧悲苦恼灭;消灭爱、取、有缘,则生死苦灭。这样推上去直到最后,消灭无明缘则苦果之因“行”灭。无明灭、行灭、识灭,乃至生老死灭,就是涅盘。更明确的来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无明转成为不污染的清净智慧,一切法上为清净智慧所照见的实相谛理,这就是涅盘,也叫做“现法涅盘”。涅盘Nibbāna的意义是圆寂,就是说: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不能以经验上有、无、来、去等概念来测度,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我前面说过可以把涅盘解释为逝世,其实释迦牟尼三十岁的时候,便已经证得涅盘而成佛,不过当时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盘”。直到他八十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盘”。
第3个回答  2006-10-24
涅盘:凤凰涅盘,顾名思义 就是凤凰死后重生,在这里特指死于熊熊烈火之下
而 涅盘寂静 就是涅盘之后的那刻寂静,无声。可是我们都知道 在这之后就是重生了
第4个回答  2006-10-24
个人见解

涅是不生,盘是不灭,寂是清净,静是不动,
涅盘寂静,总的说来就是不生不灭,清净本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