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儿童纪律发展水平

如题所述

科尔伯格儿童纪律发展水平:

阶段1:反抗行为阶段

4-5岁之前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但是畏于斥责,可能遵循他人的要求。在学校教育阶段,也有一些学生处于这一水平。表现为当教师盯住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稍微不注意,他们就会失去控制。

在这一阶段,对于维持纪律所能发挥作用的是儿童和权威人物之间的权利不平衡。当教师或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很有效地得到约束;反之,他们就可能不断表现出不良行为。

阶段2: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5-7岁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行为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

从道德发展来讲,他们处于奖励和惩罚阶段。这些学生作出某些行为,要么是因为他们想得到某些奖励,如糖果、休息时间等;要么是因为不喜欢违反纪律带来的后果。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具有自我纪律感。他们可能在这节课上表现很好,而在另一节课上失去自我控制。与处于阶段1的儿童一样,为了避免出现纪律问题,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不断的监督。

阶段3:人际纪律阶段

大多数中学生处于这一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作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了一种纪律感,你让他们安静下来,他们就会安静下来;他们基本上不借助强力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但是需要轻微的提示。

阶段4:自我约束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教师可以离开教室20一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就应该这样做。尽管许多中学生能够达到这一水平,但是只有一部分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赞赏武断纪律。在课堂上,如果某些同学逼迫教师花很多时间处理纪律问题,会使他们感到厌烦。

其意义

发展性辅导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人格辅导,而道德发展的成熟显然又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于从道德判断这一角度认识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发展性辅导人员从发展的立场,帮助儿童提高道德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