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如题所述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指将人的内在特质或能力视为可以独立存在并被外部客观评估的实体。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力量是固定和客观的,可以被量化和分类,并独立于个体的主观经验和情境之外。
然而,这种观点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人的本质力量往往是复杂而多维的,不容易简单地归类和衡量。例如,情商、创造力、同理心等内在属性通常不能以单一的量化方式来评价。
其次,人的本质力量是与个体的情境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它们可能会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和价值。因此,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忽略了这种相对性,并可能导致对多元性的削弱或偏见。
此外,将人的本质力量视为独立于主观经验和情境之外也会忽略人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背景、经历和潜能,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目标可能会对他们的力量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理解人的本质力量不应仅仅局限于物化和客观评估,而应该注重主观经验、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对力量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成长、发展和积极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17
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①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认识了自然规律以后,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形成内在尺度之后才进行的。②内在尺度即反应了对象的内部规律,又体现了人类改造利用对象愿望和要求,体现了人类生活劳动的需要和目的性,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③人通过劳动把它的目的、观念实现在产品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象,同时,使人的本质对象化。
人化自然
与“自在自然”相对。指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联的、由人的本质力量所创造并为社会的人所占有的对象世界。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象性活动”的论述所表述的一个思想,与异化自然相对。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其中包含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把自然界作为劳动对象,劳动的根本内容是对象化,即劳动者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和体现在作为劳动产品的自然对象身上,使自然界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使人的有效的能力变为自然对象的属性。劳动的对象化必然以自然界为前提。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但是,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们所创造的对象,从而使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只有扬弃异化才能有真正的人化的自然界,人也成为实现了自己类本质的人。黑格尔的“对象化”和“人的自我产生”的思想,费尔巴哈的“人和自然”的思想,是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的重要来源。但是,马克思克服了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说成是精神的创造的唯心主义,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接性,用社会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现实和理想的角度看人化自然的生成过程和实践人道主义思想。和
人的类本质一样,人化自然也是一个非历史的概念。马克思在以后的著作中虽然极少再使用这一术语,但这个思想却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10-20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指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并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力量。
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既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