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修建城池,欧洲为啥喜欢修建城堡?

如题所述

城堡乃是欧洲中世纪的特有产物,主要是欧洲贵族为保护守卫自己领地而修建的军事堡垒。中国城池则起源较早,早在殷商时期便已经开始利用版筑技术修建城池,后世只是在规模和材料上有所变化而已。那么为什么古代中国热衷于修建城池,而西方则热衷于修建城堡呢?

统治层面:中国古代统治方式与中世纪欧洲有明显不同

中国古代修建城池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不过当时的城池数量和规模普遍较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集中出现,到郡县制后开始大规模修建城池,而欧洲的城堡则集中出现于中世纪。

中国虽然也曾出现分封制,但持续时间较短,到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崩溃,郡县制的出现便标志着世卿世禄制逐渐被官僚制所取代,以卿大夫贵族治理地方的方式,逐渐由朝廷派遣流官的统治模式所取代。这种模式下,地方直接隶属于国家,而不再属于私人,地方人口、土地、财产的得失直接关系到了国家的存亡,而不是一家一户的得失。

西方中世纪采用的则是领主式的统治模式,其实有点类似于中国分封制下的贵族统治模式,地方分别由大大小小的领主所统治,领主虽然也需要向国王负责,但却拥有着高度的自治权。这种模式下,地方人口、土地、财产的得失仅仅关系到了领主的存亡,而对于国家损害其实并不大。

社会层面:地主式封建庄园与领主式封建庄园的根本差异

纵观中国历史,地方经济模式其实长期处于地主式封建庄园,而欧洲的中世纪则处于领主式的封建庄园,而这两种经济模式则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国家,地主式封建庄园,其实主要反应在经济方面,即地主虽然掌握着国家的主要生产工具“土地”,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分离,并不拥有行政、司法等特权。

而中世纪的欧洲则普遍是领主式封建庄园,领主不仅拥有辖内土地的所有权,而且拥有绝对的政治统治权,拥有着独立的行政、司法、军队等特权。此外,这种领主式封建庄园,还拥有着一定的奴隶制色彩,农民的生命财产完全隶属于地方领主。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使得中国的地主的自我防护能力极为有限,不论是他们自身的权益,还是隶属于他们的佃农权益,必须依靠地方政府乃至国家层面的保护。而中世纪的领主则拥有较高的自我防护能力,而他们和农民的权益也更多依赖于领主自身。

人文层面:中国的国家民族意识和中世纪的家族存亡观念

人文观念同样是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中国的国家民族意识和中世纪的家族存亡观念同样存在明显的区别。

中国的民族意识形成虽然是在汉朝以后,但国家观念形成的却相对较早,即使是在分封制时期,国家观念便已经初步形成。或许是受领土面积较大的影响,世卿世禄制崩溃之后,普通百姓之间虽然仍受宗族血缘关系影响较大,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国家观念其实已经形成。例如战国时期,魏人、秦人、齐人等称呼便时常出现,而家国一体思想更是长期影响着中国人。

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领主式的统治模式,相对于国家民族观念来讲,家族的存亡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家族之间可以用过联姻等方式继承封地乃至国家,这在古代的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使得古代中国百姓之间虽然姓氏不同、血缘无关,却在存亡之际能够形成较大合力;而中世纪的欧洲,家族内部的凝聚力更强,而国家层面却相对较弱。

军事层面:政权之间的相互攻伐与领主之间的相互吞并

战争是人类历史永远绕不过的话题,而由于以上三点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战争更多是政权之间的相互攻伐,而中世纪的欧洲则更多是领主之间的相互吞并。

中国古代的战争的典型特点就是政权之间的相互攻伐,这种战争使得战争结果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存亡,而是整个国家层面的毁灭,而其中最重要的形势便是攻城略地。与此同时,政权之间的相互攻伐,导致战争规模普遍较大,小规模的城堡根本无法抵御大规模的进攻,只有规模较大的城池,才能在保护更多人口的同时,形成较大的抵抗力量。

而中世纪的欧洲,由于领主统治模式的存在,领主之间因为矛盾和发展往往发生战争,这种战争的结果往往是家族的毁灭或衰弱,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势便是对其家族核心成员的攻击。因此,领主通常是以保存家族势力为主,这种情况下的战争规模普遍不大,需要较多军队防守的城池并不适合这种规模的战争,城堡显然更为适合一些。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统治、社会、人文层面的影响,决定了战争方式的不同,而不论是城池还是城堡,其主要作用便是为战争服务,而战争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城池更适合古代中国,而城堡更适合中世纪的欧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