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假如炮弹都是真的,有可能打败日本吗?

如题所述

1.从交战国宏观来看

大清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签订条约割地赔款开始由封建社会体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体制,民族危机不断加重,随后掀起了多次爱国自强的封建官僚主义性质的运动,甲午黄海海战中的北洋水师属于洋务运动背景下的产物,所以甲午清日战争的失败也标志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当时清朝宏观来看属于下降状态。

日本当时和亚洲许多国家一样,先后也沦为西方的殖民地,1853年日本发生“黑船事件”由此开始被迫打开国门,在经历倒幕运动等多次兵变政变后,于1868年宣布进行改革学习西方史称明治维新,从此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跟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日本当时处于强盛态势,总体来看日本需求完成侵略扩张,所以日本觊觎相近相邻的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在东亚强盛和没落这两股势力交替摩擦中必然会有一场战争。

2.战前“磨刀”

“磨刀”这个词汇更适合当时的日本,但是清朝在洋务运动中向西方购买了很多铁甲利舰,比如定远号、镇远号及致远号,实力在亚洲第一,也号称“世界第九”。清朝对日本一直保持着对方是“蕞尔小国”、“倭国”的心态,1886年北洋水师曾到访日本长崎,期间北洋水兵在长崎寻乐酗酒斗殴,和长崎警察市民之间发生大规模械斗双方各有流血伤亡。

为了武力压迫长崎警方释放被捕水兵,水师进入临战状态炮口瞄向长崎市区,最终清日在英德调停下达成协议双方各对对方伤亡损失进行赔偿,北洋水师的武力压迫行为震动了当时日本朝野上下,煽动了日本民族当时的战争心理,日本也以此为契机加速了自己的武力军备,而清政府确认为自己是一次胜利,也有史料说水兵在械斗时遗失电报密码本被日方捡到并被破译,这次事件为甲午战争留下了时间悬念。

3.来临

清政府为了保护附属国朝鲜,1894年清日双方在朝鲜半岛开战,期间进行了平壤战役、丰岛海战,期间日方偷袭了清军运兵船。秋天在黄海大东沟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北洋水师主力与游弋寻战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不期而遇发生了激烈又著名的“黄海海战”、

填沙炮弹就是发生在这场海战中,双方损失都比较大,日方先撤出战斗,随后李鸿章为了避战保存实力令北洋水师撤回威海港内不准出海出战,最终致使日方获得黄海制海权,随后辽东战火,日军在辽东旅顺、山东荣城登陆,战火波及山东半岛,最终北洋水师在日本海军和多路陆军夹击下失败覆灭。

总的来看,实心弹、“开花弹”或者所谓真炮弹也好,只能决定黄海海战日方战损失比例和交战激烈程度,黄海海战也只是整个甲午战争的一部分。日本在黄海海战后继续着更加狂妄的侵略目标没有因海战的损失而停下步伐,清政府战和不定的态度、实权者消极避战的指挥、情报信息的失误以及整体的没落致使最终吐下苦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不能,因为当时清廷忌惮水师的实力因此一直打压北洋水师,而且李鸿章为了自己的政治筹码不允许其他水师支援,另一方面两方的人员素质相差较大。
第2个回答  2020-09-24
打不过。甲午战争失败不光是武器装备差,后勤补给和人员素质都不如当时的日本,因此不可能打败日本。
第3个回答  2020-09-23
即使是真的炮弹,也是不能取胜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制度的落后,以及训练方式。炮弹的确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失败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20-09-23
我认为是没有可能打败日本的,因为日本在当时的设备比清政府所使用的设备要先进的很多,而且训练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