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入职第一天就离职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五一假期后,我先后接待了两位新同事入职,第一位同事入职一天,第二天晚上说不来了。第二位同事只坚持了一上午,中午的时候去了一趟卫生间,再在微信上联系我的时候,就已经准备离开了。

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件事情记录以下,接待她们入职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她们的快速离开是否有我的原因。

第一位同事是我邀请到公司面试的。我在招聘网站后台看到她有查看公司发布的职务信息,于是发送消息,邀请她来公司面试,很庆幸她也如约而至。

面试她的是公司领导C老师,我不清楚面试都谈了一些什么内容。

后来女生在微信上问我面试的结果,因为她主动寻问,给我的感觉是她还是比较在乎这份工作。于是我也微信联系了负责面试的C老师。过了段时间C老师给我回复,面试通过,节后就可以入职。

在五一节后第一天,我给她办理了入职手续。说是入职手续其实也并没有多正规,只是让她交了一些个人资料,并填写了表单,实际上劳动合同也没签订(我入职将近20天,劳动合同也没有签订,具体情况没有问负责人,也在等待时机找负责人确认劳动合同的事情)。

上班第一天,主要就是熟悉业务,给她发了一些资料,也没涉及到具体工作内容。第二天她有一些私事需要处理,直接给她放了一天假。下午时候微信告诉她需要进行市调,并把清单和简报发给了她。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太想参与市调,一会儿说自己对石市不熟悉(她是石市本地人),一会儿说自己表达能力差,一会儿问能不能两个人一起市调,最后,她说不想做这份工作了。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在我问她为什么不想做的时候,她回答说本来这份工作也不是她想做的,是系统给推荐的(这一点没错,实际上不是系统,而是我邀请的她前来公司面试)。她说她的朋友跟她说,做销售又苦又累,在看到市调的资料后,感觉工作第一天就这样,以后还了得?

说真的,她离开后,我有点自责,因为是我主动邀请的她来公司面试的,然而这份工作跟她预想的不同,她想离开,我尊重她的选择。

第二位同事是领导C老师邀请到公司面试的,在第一位同事离开后,C老师告知我接待新同事入职。在填写完表格后,我又给她推送了资料。根据领导C老师的安排,下午我们两个人将分别进行市调。

临近中午,新同事说去卫生间,这一去就去了很久。终于在微信上联系我了,却是告诉我不准备来公司了。此时,我还没跟她说下午市调的事情。

我自然要寻问她原因,她说她不太能接受工作方式。感觉这份工作跟她面试时谈的工作不相符,她想挣高薪,希望可以从事能够提高自身能力的工作,而这份工作给她的感觉是薪水不会太高。

我能说什么呢?

不知道C老师在面试的时候跟她怎么说的,实际上,我能想象到面试的时候谈的工作很高大上,高端人群,高档产品的销售等等,如果让应聘者产生了误解,也是不能怪人家要离开的。

我不是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更多时候我只是一个应聘者。但在我求职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摸棱两可的面试官,说的内容比实际工作内容要高达上许多许多。比如有一次,邀请我应聘的职务是品宣经理,入职后就成了文案专员,连主管都不是了。

在面试的过程中,我更倾向于对面试者实话实说,包括工作内容、新资、福利待遇、工作时间等等,这样一旦她入职,将会工作很久。而不是入职后感觉工作跟自己想象的不同,很快就选择离开。

那些使用各种招聘技巧或许能够很快的招聘来人员,但是人员是否能工作长远真的不是人力资源的人能说了算的,在我看来,摸棱两可的回答都可以归类为欺骗行为。

所以,那些入职第一天就离职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或许这份工作本就不是自己最期待的工作,收到offer后不过想着骑驴找马;或许入职后发现工作跟自己期待中的不一样,感觉被欺骗了;或许单纯的对公司不信任。

当然,肯定也有吃不了苦的因素在里面。谁都期待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而不是需要辛辛苦苦跑市场、做调研、参加培训的工作。

而我,之所以一直还在坚持,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艺术行业。作为一名女性,多多了解艺术产品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潜移默化的提高个人素养。虽然最开始公司可能没有特别的正规,但公司同事给我感觉还是具备一定专业性的,并且只要能学到知识,就是赚的。

当然,如果进入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并且还能通过工作养活自己,那生活应该会很美好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