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哪些错误行为,会导致孩子说话时犹豫、吐字不清?

如题所述

冬冬上幼儿园小班开始,说话表达就有些含糊不清、吞吞吐吐,还经常说到一截就说不下去了。本想到大班会好一点,但是仍旧没有多大改善,看着别的小朋友能一口气把一个故事流利的讲完,冬冬的父母很是焦虑。

宝宝能说会道、口齿伶俐,是每个做家长希望的结果,现如今这个社会,表达力就是竞争力,光有一肚子墨水,不懂表达,不会说,不会说服别人,那么宝宝将来在上学,步入社会的时候,会影响到他们的竞争力。

如果宝宝没有遗传问题,那么,导致宝宝说话犹豫、吐字不清,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家长可以对照自己日常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改正。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对小孩的良好表达训练,引导得不够。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本来就不善于表达,有的内向,不善交流,这类性格会影响到孩子。小编有一位亲戚,小孩的父亲极其不善表达,平时话语不多,加之缺乏引导,最终导致了小孩也是内向、不善言辞,连走亲戚、跟村里面的同龄小朋友玩耍都很少,这种孤僻的性格,将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一道障碍。

宝宝说话犹豫、吐字不清,父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其纠正,并且越早越好。宝宝在日常交流、表达的时候,不要立马打断他,应等孩子说完,多与孩子沟通。我身边就有很多有心的父母,每天即时再忙,也会抽出至少半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目的就是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


即使孩子犯错了,也不要刻意抑制孩子们的表达。小朋友经常犯错,比如争抢东西、赖玩具、挑食等等,不满足他们就哭闹,面对这种情况,不少父母立马就火冒三丈,当初训斥孩子,而明智的父母,往往是好声好气跟孩子讲道理,通过对答式的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

帮助小孩克服紧张心理,突破心理障碍。不少小朋友表达含糊、口齿不清、不敢表达,怕说错话,这其实是心理在作怪。小朋友爱表现、思维活跃,总想一口气表达清楚,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一部分原因在于,小孩见识不广,接触的事物少,词汇量特别有限,有的事情他们要一边想一边表达。家长要对此给予宽容之心,不要忙着替他们表达,正确的做法就是慢慢引导。

如果你觉得自家小孩在说话、表达这块做得还不够,那请立马重视起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吧!因为,你知道的,懂表达、会说话,对孩子有多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经常捏孩子的脸或者嘴巴。捏嘴巴或者捏脸会导致孩子吐字不清,说话犹犹豫豫,还会导致他们经常流口水,
第2个回答  2020-12-29
1、父母使用叠词给自己的孩子交流,造成孩子错误的认知,出现了口吃。
2、父母说话的时候采用双种语言,导致宝宝的思维混乱,出现发音不准。
第3个回答  2020-12-29
1.父母说话的时候采用叠词,导致宝宝发音的时候出现了混乱,所以会吐字不清。
2.父母经常性模式其他口吃的人说话,使宝宝的发音受到了影响。
第4个回答  2020-12-29
父母经常否定孩子的意见,律师不与孩子商量,直接为孩子做主,给孩子的事情包吃包住,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以及独立自主的能力,导致孩子说话犹豫,吐字不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