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哪几个不良习惯,会造成宝宝口齿不清?

如题所述

汉语是一种很有美感的语言,其美的本质在于节奏感,即说话时的气息、音量和停顿组合而成的语感。

可是,2~3岁的宝宝一开口,就会颠覆我们对语言韵律美的向往,因为宝宝说话没有节奏感,或太快,或太慢,或气息控制不好,怎么办呢?

01

案例分享

宝宝说话就像打机关枪

琪琪2岁半了,说话就像打机关枪,只听见叽里呱啦,语速之快,气息之急,让人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妈妈担心,是不是宝宝嗓音有问题?但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宝宝嗓音正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2~3岁宝宝说话语速快是很常见的现象,可能因为宝宝性情急躁,说话求快,或宝宝思维转得快,但由于本身语言能力有限,跟不上思维的节奏。

除了以上原因,宝宝说话没有节奏感,还有以下两种原因:

1.家中成人尤其是父母,说话没有节奏感,或过快,或过慢,或气息控制不好,宝宝长期受影响,甚至跟着模仿。

2.父母在宝宝说话时不能耐心倾听,导致宝宝担心,于是不自觉地加快语速,总是抢着说。


02

培养宝宝语言节奏感的方法

宝宝说话没有节奏感,是语言表达能力低的一种表现,十分影响沟通。建议父母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1.给宝宝做好示范

家人平时说话应该保持适中的语速和音量,同时注意气息的控制,宝宝爱模仿,容易受影响,久而久之,宝宝就会调整自己的语速,养成不慌不忙的说话习惯。

2.耐心倾听宝宝

很多父母喜欢玩手机、电脑,或忙于其他事情,宝宝说话时爱答不理。

这一方面会让宝宝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另一方面,宝宝可能会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加快语速。所以,当宝宝说话时,父母应做到耐心倾听。

3.适当提醒宝宝

当宝宝语速过快或过慢时,父母应及时提醒宝宝:“别着急,慢慢说,我想听清楚你讲什么。”“声音能大一点吗?我听不见。”“别紧张,深呼吸,再说话。”

通过这样的提醒,能有效地纠正宝宝说话没有节奏感的毛病。

4.教宝宝念儿歌

培养宝宝语言的节奏感,儿歌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建议父母经常抽时间教宝宝念儿歌,可以有效地提升宝宝的节奏感。

比如,“大白鹅,不脱衣服就下河,荡起水花一片片,好像白莲一朵朵。”“小皮球,圆溜溜,滚来滚去不停留。”

念儿歌的时候,父母还可以和宝宝做动作,更好地调动宝宝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家长长期说话没有节奏感时快时慢,宝宝受到影响会跟着模仿,导致宝宝说话也没有节奏感;家长不能耐心倾听,宝宝可能为了引起父母注意语速不自觉加快,总是抢着说话;家长平时要给宝宝做示范,抱抱都喜欢模仿,这样会自己调节语速,养成好的习惯。
第2个回答  2021-01-20
第一家长教小孩的时候也口齿不清。很多小孩一开始都是跟着家长学说话的,而且大部分是口型,如果说家长本身做的示范就不对,孩子自然也学的不好。第二,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口齿不清,孩子学习是一个过程,过程肯定是允许有失误的,但是家长及时引导回来就好了。
第3个回答  2021-01-19
父母说话语速过快、或过慢,没有节奏感,宝宝长期会受影响,甚至会跟着模仿,导致宝宝说话也没有节奏感,口齿不清。在教孩子说话的时候,自己吐字含糊不清,会影响孩子的发音。
第4个回答  2021-01-17
家长要注意适当的喂给宝宝一些较硬的食物,不要把食物煮的太烂,好锻炼他的咀嚼功能,这样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就更容易一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