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教育心理学中的名词比较多,以下有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差异性
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
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
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
4.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婴儿期)(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儿童早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学前期)(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学龄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初中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0岁以后)(成年晚期)
学习理论
1.学习定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分类:(1)按学习主体分: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2)学习结果加涅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3)学习意识阿瑟雷伯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4)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我国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三类。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接派学习理论)
(1)经典型条件作用(小狗):巴普诺夫和华生,通过条件作用建立刺激—反应(S—R),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
(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3.学习的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迷箱):人和动物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有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和操作性行为(不与人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性反应。
正强化: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程序教学: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教育启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L)提供理论支持。
(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复现(产生动作)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强化分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3.认知派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科勒的黑猩猩实验。第一,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定性。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首先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期望是托尔曼的核心概念)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教学目的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学习法:发现法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是对立的):
学习的分类:在学习方式上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内容上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有意义学习材料本身),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
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曾宪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工程是个信息加工过程,分为: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况、操作、反馈八个阶段。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老师是“助产士”“催化剂”
人本主义对新课改的启示: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完整的人”。持有一种动态的评价。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核心:只是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
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3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1

学习先找黑普!

第3个回答  2015-03-23
你可以说说追答

我给你解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