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 现代“女娲”为何要补天?

如题所述

  臭氧层空洞。
  众所周知,地球之所以是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体,除了地球有着适宜的气温、湿度、降雨、氧量、阳光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球大气圈的保护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圈,即使是在自然状态下,地球也将直接暴露于浩瀚宇宙中各种有害射线以及强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通常情况下,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O3)会将大部分紫外线和其它对生物有害的射线吸收,大大减弱了各类有害射线到达地面的强度,从而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其害,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臭氧层比喻为地球的“保护伞”。
  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类物质(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主要成分),这些含氟废物排放到大气后,导致了臭氧层臭氧的大量消耗,因此形成了所谓的“臭氧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地球表面的保护作用。
  臭氧层中臭氧含量的多少与人类生活健康紧密相连。

  臭氧减少,则地面受到的紫外线辐射量将会增加,研究表明,近来由于臭氧层危机的日益显现,紫外线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臭氧每减少1%,就可能导致浅色皮肤人种皮肤黑瘤(恶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大约1%。

  紫外线还会伤害人的眼睛,引起角膜炎、结膜炎,严重则会导致白内障,使视力衰退,甚至有失明之虞。紫外线也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力,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DNA,造成细胞死亡。强烈的紫外线还会令农作物和微生物受到损害。

  科学家预测,人类若不采取措施保护大气臭氧层,到2075年全世界将有1.5亿人患皮肤癌,农作物将减产7.5%,水产品将减产25%……
  1981年,美国科学家在地球南极上空首次发现了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臭氧洞”。20世纪90年代,日本气象厅的报告称,该洞已扩大到2,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欧洲面积的两倍。虽然根据今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最新探测,臭氧洞的面积已有所减少,但这样的变化还是微乎其微,“臭氧洞”面积的大小依然是人类努力保护地球环境的“晴雨表”,激励着科学家和有关部门及人士继续努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15
结合古代神话看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
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女娲是个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现代女娲补天:破解臭氧层破洞难题

人类科学自七0年代开始关注臭氧层破洞问题,而最近又发现到,全球暖化与南极臭氧破洞有交互的影响,这显现出地球这一复杂巨大体系,是牵一发而全身动,要窥其全貌并非易事。

南半球漫漫长冬结束,太阳又将照耀南极上空,平流层里的氯和溴化合物,却开始破坏使地球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未来的数月,这些污染物造成的臭氧层损耗,会在南极大陆上方弄出一个破洞。

自一九七0年代起,这个现象就年年上演,不过是过了好几年才被科学家注意到。一九八五年,英国南极调查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出臭氧层的破洞,举世震惊。大约同时,科学家也确认,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对大气中的污染物非常敏感。这一发现使许多国家在一九八七年一致同意,管制生产破坏臭氧层的化合物,可说是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最有魄力的行动。

多亏有“蒙特利尔议定书”,各国对修复地球防护层都付出了一大努力。虽然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每年还是一样大,至少大气层里的氯化物有开始减少了,其它地区变稀薄的臭氧层也有好转的迹象。
第2个回答  2010-09-14
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逐年扩大,臭氧对太阳光中的有害射线有削弱作用,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必须补天
第3个回答  2010-09-15
因为两极臭氧层空洞咯!
第4个回答  2010-09-14
臭氧层的破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