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听到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那为什么 又有 虚左

RT

  古文字学家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说:“古人尚左,故以左为敬。”《道德经》其文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又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在其他的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礼记•檀弓》篇记孔子有姐之丧,郑注云:“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人的观念大体是,左主吉,右主凶。即在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以左为上为尊,以右为下为卑,君子贵左,吉事尚左;而在丧事、军事等所谓凶事活动中,则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用兵贵右,凶事尚右。这说明在等级森严的先秦时代,人们把左与右的概念与等级制度相联系,用尚左或尚右的观念作为表示人与人之间政治和社会地位高低的一种方式。
  古人一度奉“左为上为贵”的滥觞是什么呢?这就是先秦的天道观使然。先秦人在天道观领域持有天道尚左、地道尚右的观念。这一观念与阴阳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左阳、右阴,左阳为上、右阴为下的观念。有学者曾据《尸子》记载:“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撰文指出:“天是从左向右伸展开的,以牵牛为起点;地是从右向左转动的,以毕宿和昴宿为起点。天道为阳,尚左,故以左为上为尊;地道为阴,尚右,故以右为下为卑。”《淮南子•缪称训》云:“凡高者贵其左,故下之于上曰左之,臣辞也;下者贵其右,故上之于下曰右之,君让也。故上左迁,则失其所尊也;臣右还,则失其所贵也。”这也足以表明先秦时曾流行“左为上为贵”的观念。既然先秦有“左主吉,右主凶”之说,那么诸如《诗经•秦风•蒹葭》等古典文献中出现的“贬右”“崇坐”现象就不难解释。
  可是缘何后来却“以右为上为贵”呢?这主要还要归结于先民观念的演变,先秦时期,崇尚天道的观念居于主导地位,秦汉时期则崇尚地道、人道的观念发展起来,居于上风。《白虎通义•三正》云:“天道左旋,改正者右行,何也?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日月右行,故改正者亦右行也。”后来者如此评论《白虎通义•三正》这一记载:“新立国者当改正朔,改正朔则应当依照所谓日月右行的变化原则来定,所以应当树立尚右的观念。《白虎通义》的说法曲折地反映了人们由崇尚天道为主向崇尚地道、人道为主的观念转变的事实。崇尚君道就是崇尚地道和人道。”这一观念在唐人王谠的《唐语林》中也有相关记述:“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比如,把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为“右族”或“右姓”。这一现象在古人官职方面更是司空见惯,如清刘廷献《广阳杂记》:“汉制以右为尊,以贬秩为左迁,居高位日右职。”
  由此,我们豁然贯通,一种观念的形成是有当时的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古人尚左还是尚右并不是绝对的概念,无论何者都是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缩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7
年代不同,左右的意义也在改变
第2个回答  2010-05-18
你的问题好像有问题啊???古人的礼节都有典故的,你可以去网上收《古礼》这本书看看啊!!!!@!#@!¥……&*()——

参考资料:古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