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6-19
走向历史舞台,再由繁盛逐渐走向衰败
第2个回答  2010-06-26
首先是日趋完善,人才选拔日趋合理。
但也逐渐限制了人才发展
第3个回答  2010-06-19
考试科目越来越少
考试范围越来越窄
考试内容越来越死
第4个回答  2010-06-20
隋文帝时科举制度萌芽,隋炀帝时正式设置科举制,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制,并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学的人。
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时,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分为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也就是所谓的“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钻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衰落、消极,但也有积极的作用:巩固了君主专权。
(有人抄袭......本人原创)
第5个回答  2010-06-19
隋文帝时科举制度萌芽,隋炀帝时正式设置科举制,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制,并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学的人。
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时,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分为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也就是所谓的“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钻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衰落、消极,从专门选拔人才到专为统治者奴役人才,愚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