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是?

如题所述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新唐书·魏徵传》里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玻璃镜子是明朝时才传入中国,之前的人们用的大都是铜镜,所以唐太宗说,“以铜为镜”,他的话很好理解,照照镜子,就知道自己帽子戴得正不正,衣服穿得是否整齐;看看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发展,可以找出国家兴盛的原因,也可以找出衰败的原因;听听别人对你思想行为的观感和评价,就能知道自己做得是错还是对,李世民的本意,既是夸赞魏征,对魏征的死感到惋惜,也是自省治国之道。“贞观之治”,当然和李世民的工作态度和治国方略是分不开的,他的体会和总结,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借鉴的意义。

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

这段文字不难理解,遇到贤者,当思学习追赶他;遇到不贤者,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过错。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联想一位好学不倦、精进不懈的君子形象。

好学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从十五就立志向学,终其一生勤学不懈。看到别人有优点,就要效仿学习,看到别人有缺点,就要思考是不是自己也有这样的缺点,如果就要改正。

表现孔子好学的故事流传了很多。比如,孔子晚年喜《易》,为了读懂其中的思想,反复阅读学习,竟至“韦编三绝”。孔子为了学习《韶》乐,身心沉浸其中,以至“三月不知肉味”。为了学习更多知识,他不耻下问,还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这里的“以人为鉴”泛指: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的“贤”与“不贤”是指:人的能力水平。
而《论语》中另一句孔子的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善者”与“不善者”,是指人依据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
正是因为人的成功与失败,与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自身的优缺点有关,所以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完全可以与《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以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联系。
第2个回答  2019-09-19
二者意思差别都有点大。不过硬要说联系,较之第二个,第一个“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点说的过去吧。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对比他人可以知道得失就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有这一层意思。希望能给你启示
第3个回答  2019-09-15
我觉得这里好几个地方可以联系起来,以人为鉴,这里的人既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如果是别人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是自己那就是《易经》中讼卦,就是自省,论语中
”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