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介入因素的问题?

比如甲将乙刺成重伤,救护车40分钟后才到(正常10分钟),最后甲死亡,事实上只要救护车早来10分钟甲就不会死,救护车迟到是否算介入因素?再比如,甲要杀乙,乙躲了起来,乙在躲藏时报警,警察玩忽职守不出警,最终甲被乙发现被其杀死。但如果当时警察按时出警完全可以将乙制服,甲就不会死。请问警察不出警算不算介入因素

简单一点说,伤害行为是A,介入因素是B,最终结果是C。
那么,A+B=C。
分析B的作用时,用手把A挡住,也就是说,如果单纯只有B的情况(无A参与),会不会导致结果C的出现? 如果可以,则B就是介入因素,中断了因果关系,反之则不中断。
多读几遍我说的,并尝试用这个方法去分析你的问题。
救护车和警察的行为,都不能中断因果关系。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5
我认为第一个案例应该适用条件说,即使救护车及时到了,被害人未死亡,也不能认定因果关系中断,仍然是甲的行为导致了乙的伤害,所以救护车没到更不可能导致因果关系的中断,乙的死亡还是甲的行为引起的
第二个案例,属于介入因素中属于行为人的管辖范围之内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未能履行职责导致被害人死亡,这个时候因果关系中断,也就是警方的不作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不过要看案例一中的救护车不到是故意不来还是确实是因为堵车,故意不来那么也属于不作为咯
第2个回答  2013-03-26
干预因素:自然事件2的第三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的受害者
干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判断公式按照刑法的因果关系,并确定
以前的行为 - 干预因素 -
1·以前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影响以前的行为结果的因果关系相反
2干预因素太不寻常了,之前的行为和结果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反之亦然
3干预
以上三点采取多数原则来判断
例如:
装甲的夜晚对B因素导致的结果,以前的行为结果的因果关系的作用,反之亦然山杀意AB键连刺3刀认为它死了,然后离开,然后易威死了,挣扎着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旨在呼救,但错误地落入山设陷阱捕兽陷阱和死亡。

这种情况下,A在B的死亡(重要)的行为与乙的死亡
干预的因子B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作用误入陷阱的行为,太变态了A.行为与乙的死亡因果关系
乙乙乙死亡的行为。死亡的作用误入陷阱不存在因果关系

总结,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的干预因素和B的死亡因果关系

至于其他细节,建议楼主参考“指南针”的司法考试攻略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25
我认为第一个算介入因素
第二个不算,因为甲有故意和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既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