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

培养目标一直在变,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A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高(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员),

即现在提出的所谓高技能人才: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

扩展资料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职业教育"所谓"高中后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它只需满足简明判据中的条件1即可,故而其外延远远大于"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级职业培训"要区分这两个概念,首先要区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从广义上来讲,职业教育可以包容职业培训;而就狭义而言,二者应是并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度-高等职业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3

大专? 培养目标:一批又一批懂得把自己的身段放到最低,踏踏实实的踏入社会。努力工作的遵纪守法的能找到工作的技能劳动者。

下面说点实在大白话

上高等职业学院大概率情况是:学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半。大一朦朦胧胧的踏入大学校门憧憬这未来。随即稀里糊涂的进入了大二,到了大二其实也没意识到什么问题,大部分人每天还是跟死鱼一样,随波逐流。大部分人到了大三也没有对人生对工作有什么认识,一脸闷逼状态。大三过了一半才发现班主任让写简历,进学校的校园招聘,卧槽,这才开始朦朦胧胧各种搜索信息,抄袭简历,又一脸闷逼的进入所谓的校园招聘会。稀里糊涂的在校园招聘会上被学校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廉价的租赁出去( 只要学生能找工作了,学校就能在总结上写20XX年96%的就业率 )。

目标培养:一批又一批懂得把自己的身段放到最低,踏踏实实的踏入社会。努力工作的遵纪守法的能找到工作的技能劳动者。( 说的是大部分人,除非你家有矿,你爸是企业高管,你爸是政府官员,或者你把在前20年的财富爆发期抓住了机会留给你一笔财富,否则你大专出来大概率是跟你父母一个阶层 - 在20年之前的父母状态 )

置于思想、学习、进步只能靠自己。因为上高等职业学校的。99%的概率是家庭条件( 才学、地位、财富 )都不太好。

高等职业教育主体上培养的是遵纪守法的能找份工作的普通人。普通高等院校主体上培养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人才,这群人是未来企业政府中的核心力量的基石( 现实:知名企业基本“没有”要大专学历的 )。至于顶尖院校( 可以查查你们县你们市,最近几年有多少人考上名校的,能考上名校的都是什么家庭,这群人大概率学完出来历练结束后 - 会被安排进政企核心位置、混的烂的没有背景的也靠着顶尖的学习能力,进入大小企业的核心团队 )。

请认清自己,找好定位。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A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
(1)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

(2)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高(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 高级技术员),即现在提出的所谓高技能人才;

(3)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

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的人口就业问题,降低社会犯罪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培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理论学习的要求是实用,够用,能用,不要求深入研究。重点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