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的使用范围的问题?

今天我要请教大家一下关于理解一词的适用范围,我和我朋友争论理解的适用范围很久了,下面我打的每一个字都是很认真的 所以我想听听大家

的看法,不希望是复制的,谢谢 每个回答的好的人我都可以单独开一个帖子给他200分

我们后来举了一个例子 通过这个例子来阐述自己对理解适用范围的定义,请问大家认为我们谁理解的是"对"的,或者我们都是错的 那就说说您

的理解.谢谢了!

例子如下:
现在假设一个人通过指导学习1+1=2这个问题需要5天时间;
继续假设一个人在漫无目的在不经意间知道了(这里漫无目的的意思是说他不是像A那样主动的去学习1+1=2这个东西)

1:A小孩儿第一天上课老师告诉他1+1=2,但是他很郁闷,因为他不理解,这个1+1为什么等于2,后来经过5天自己的研究学习他知道了,他理

解了;(他理解了 他是理解的1+1=2)
2:B小孩在没有人告诉他1+1=2的情况下,在10天的生活中也知道了1+1=2;

我们争论的主题就是A小孩在有人告诉他1+1=2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研究理解了1+1=2
而B小孩在生活中漫无目的情况下知道了1+1=2(这里的漫无目的的意识是,比如说开机,他不想开,他也不知道怎么开机,他就是漫无目的的按了一

下开机键计算机就启动了,也就是说他是通过以上开机的这种形势知道了1+1=2)

B小孩漫无目的的知道了1+1=2这个道理是不是等同于他理解的A小孩的老师说的1+1=2,他就没有听过A老师说(甚至于大家认为A小孩的老师和B

根本就不生活着一个星球上)

我朋友的观点如下:
A小孩儿是因为他不明白1+1=2,所以带着目的的学习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称之为理解,而B小孩儿从来就不知道A老师告诉A的是1+1=2,他既

然从来都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有目的和需要去知道这个,他只是无意间知道的这个道理,那么他的这个明白的这个过程怎么可以叫做“理解”

??他从来都不知道A的老师讲的是什么我认为也不可以说他理解A老师所说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有A的老师这么个人更不知道A老师讲过这么个

东西,B小孩儿明白了1+1=2,但是他并不明白A的老师所说的东西虽然A老师说的东西他已经知道了,
B小孩儿明白了(1+1=2)并不等于B小孩儿理解了A的老师所说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A的老师是谁也不知道A的老师讲过什么东西; 所以他的这个

过程也不能叫做和A小孩儿一样的那种理解;

现在说说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可以说B小孩理解了A老师所说的1+1=2这个道理,因为很简单,举个例子:
这个例子是关于编成语言java的,在java方面有一本书叫<<java编成思想>>,这本书很好的解释了java的性质 本质 ,非常方便学习java的人快速

理解java,那么现在举例,一个人(A)通过java编成思想学习java 并最后理解了java,另一个人(B)自己一点一点点摸索,碰了很多包,终于也总结

出了<<java编成思想>>中的东西,虽然他根本就不知道<<java编成思想>>这本书,最后A和B一样都理解了java,虽然B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B和A理

解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所以B其实也理解了A看的那本书上的东西,虽然他没有看过,因为很简单那本书所讲的和B所悟的java是一样的,即B理解

了<<java编成思想>>,只不过它理解的途径和A不一样 ,是理解的过程不一样,不是理解的东西不一样,回来讨论1+1=2这个问题,虽然B小孩不知

道A小孩老师所讲的1+1=2,他自己“漫无目的”的了解了1+1=2,但是理解的内容就是1+1=2,这点B小孩和A小孩老师所讲的东西是一样的,所

以B小孩此时可以理解A小孩老师所讲的东西,因为1+1=2是一个“真理”,不一样的只是理解“真理”的过程不一样,但是B小孩的真理和A小孩

老师所讲的真理是一个,所以B小孩理解了A小孩老师所讲1+1=2.

以上是我和我朋友的观点 请大家讨论一下,看看谁是"对"的 谢谢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我认为A小孩和B小孩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的,而"理解"作为一种抽象,可当作"类"来理解,而AB则是它的实例对象.也就是对于"1+1=2",AB都可称"理解".
楼主的思考让我回忆自己幼儿时关于"1+1=2"的认识的过程(大致如此吧):我(一个在开发智力的幼儿)第一次看到"1","+","=","2"的时候,我不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只是符号或图形...直到老师跟我说:"1"是一个苹果,"+1"是再给你一个苹果,"=2"是你现在一个人就有两个苹果吃了(孩子是很高兴的).也是这时产生的某种"鼓励"情绪,让孩子认识到只有"+"和"1"在一起,自己才可以多一个苹果,而"2"只有和"="一起,才说明自己可以有两个苹果了,苹果当然是越多越好,于是有了"3"."4"....
之后的练习,我明白了:"1"就是一个苹果,后来"1"是一个"梨","1"是一个冰淇淋,"1"甚至还是一只小鸟或者一块石头...于是"1"作为人类对某种的"自然规律"的重要"元素"而隆重登场了!那么,是谁创造了"1",当然是人类的"祖先",或许还是个原始人小孩.而他之所以创造"1"的动力想必也是来自食物的"驱动"吧(此处,一个猜测性的观点,若有不同观点的朋友,想必对"人"的动物性抱有不同观点,此处不必讨论了).
好了,原始人小孩创造的"1"与我的"1"在同一阶段应该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代表的食物种类和后来发展后"代表范围的扩大".所以它们是同一个自然规律中元素"1".
A=我,B=原始人小孩.有一天,B各发现苹果树上有很多苹果,于是"1"代表会有很多苹果的苹果树,又有一天,苹果树上多了一只鸟,于是"1"代表了一只鸟,B拿起"石头"打向那只鸟,于是"1"代表了一块石头(此时,"1"第一次代表非食物),后来又来了一只鸟,B发现一块石头只能打向其中一只鸟,而要打另外一只鸟则需要多一块石头,于是最后有了"1块石头+1块石头=2块石头".这种"自然规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直到变成今天这样的"人所共知的真理"!...而老师在后来的课堂上告诉A,"1"还可以代表一块"石头" ,结合之前所学习到的:"1+1=2",所以有:"1块石头+1块石头=2块石头"
所以虽然AB的过程不一样,最后都有"1块石头+1块石头=2块石头",最终,"1"作为对任何事物对象的单个数量的一种抽象,它可以代表任何"完整的个体",于是"1+1=2"成为具有完全适用性的真理.
现在来分析"理解"一词.
"理解”一般用于抽象事物,指理性认识
http://baike.baidu.com/view/58766.htm
理解是要有对象的,就是"抽象事物".这里的对象就是指这个抽象的"自然规律",既然是"理性的科学认识",所以哪怕AB在认识的过程中遇到的事物和'理解"的历程不一样,但他们最终总会相遇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这个"自然规律",也就是"真理"!
这个命题的基本条件是:AB都知道了"1+1=2",也就是"真理".(否则我们还在讲什么?).
楼主朋友的观点是认为AB的"历程"不一样,所以"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他认为的"理解"是个"过程量!",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回顾"理解"的概念.
"理解"作为对真理的"理性认识",就是"理解真理",而真理只有一个.所以"理解"是一个"结果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常量"!
综上所述,A和B都可以称"理解"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5
首先确立几个观点:1、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2、认识又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下面是我的看法:
在认识论中,“理解”一词有两个定义,一个是狭义的,指人们由感性认识总结出概念的过程,此时的“理解”只是理性认识的一个步骤;一个是广义的,指全部理性认识过程。
意见1阐述的是狭义的定义。A小孩从老师口中得知的1+1=2对于A小孩来说,只能算是感性认识,并不能算理解。A小孩需要在实践中去得到对于1+1=2的内容的感性认识,来与老师所传授给他的1+1=2的表象来加以印证而得出1+1=2的概念,这样才叫理解。至于B小孩能够脱离人类环境自己概括出1+1=2的概念,并用与人类相同的符号来表达,那纯属巧合,不过这个过程也是狭义上的理解。
意见2中阐述的是广义的“理解”。JAVA语言的编辑,需要包括概念、推理、判断等全部理性认识过程,将这些认识编辑成书,可谓对JAVA语言的理解。
区分狭义与广义定义的方法在于,两个“理解”所认识的客体不同。狭义的“理解”的客体是第一手的感性材料;而广义的“理解”的客体在于基于狭义“理解”之上的理性认识本身。认清了认识的客体,就认清了“理解”的使用范围。
通常这两种“理解”是共同进行的,不能孤立起来看待。如果咬文嚼字的话,那么可以说所谓“理”指的是前者,“解”指的是后者吧。理而不解,则是教条;无理之解,则是空想。
如果大家“理解”了,那么争论可以结束了。
第2个回答  2008-04-03
呵呵,我认为楼主对"理解"的认识是错误的.
在你们对"理解"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A小孩的"理解"(我认为完全可以认作是"求知")是有目的的,是主动的,他最后所得到的"理解"是透彻的.而B小孩的"理解"是无知的,他根本就不理解1+1=2,他只是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结果--1+1=2,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是无意识的.你括号中的例子以说明{(这里的漫无目的的意识是,比如说开机,他不想开,他也不知道怎么开机,他就是漫无目的的按了一

下开机键计算机就启动了,也就是说他是通过以上开机的这种形势知道了1+1=2) }
呵;问题出现了!
你在论证时所举的例子,关于两个人学习JAVA的故事.一个人通过<<java编成思想>>的学习掌握了这门知识,而另一个人没有学习这本书,但同样学会了JAVA.这两人的共同点是:
1.他们的"理解"都是主动的,求知性质的.
2.他们的"理解"结果是相同的,他们都掌握的JAVA这门知识,清楚其中的原理.
而不同点仅仅在于另一个没有学习那本书.
以上两个相同点皆不同于你和你同学关于"理解"所举的例子(1+1=2的故事).
而在最后的论证中你说"虽然B小孩不知

道A小孩老师所讲的1+1=2,他自己“漫无目的”的了解了1+1=2"
注意:这和你在括号中关于"漫无目的"的说明是相悖的.你在括号中说明的"漫无目的"其结果是[不了解1+1=2的,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件事一个结果而已],这不同于第二个例子中另一个学习JAVA的过程,学习JAVA是一个主动过程,达到透彻了解的结果.两件事有性质上区别没有可比性的.
这个论题实际上你所举的两个例子是不能相互证明的.
1+1=2故事中,"漫无目的"的小孩其实际上并不真正知道1+1=2的,因为他只知道结果并不知道"所以然",他这个不能称作理解.
JAVA故事,两个都能算作理解.
我想你的意思是想说明:虽然认识,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不相同,但结果却可以相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4-04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下面的讨论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下的,一是信仰唯物论,二是信仰世界是有规律性的。

我先给“理解”这个概念下一个定义,“理解”是指人在大脑中将两种事物联系起来。比如一个小孩见到一个气球,同时听到妈妈说“气球”,在经历若干次之后,小孩便形成条件反射,将用眼睛看到的气球,与听到的气球这个词联系起来了。我们便可以说他理解了“气球”这个概念。

“理解”也可以指,将一般的规律与若干直观感受到的现象联系起来。比如,一个聪明的小孩,名叫小B,看到一片树叶从树上缓缓飘落,而一块石头很快就可以落地,于是通过自己思考,总结出一个理论:“越重的东西落地速度越快”。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另外一个孩子名叫小A,虽然也看到过这种现象,但他不爱动脑子,直到上了学,听老师讲到了“越重的东西落地速度越快”这个理论(伽利略以前的学校确实也是这么教的)。开始他不理解,直到老师举了石头和树叶的例子,他才将以前看到的现象与学到的理论联系起来,于是便恍然大悟,“理解”了这个理论。

呵呵,我说的小A与小B就是你所说的那两个学1+1=2的孩子呀。说到这里,你应该看出我的观点来了,小A与小B所“理解”到的确实就是同一个规律啊!你是“对”的,而你朋友是“错”的。

但是这个对与错是在开始说的那两个前提下判断的。如果不信仰唯物论,那可以说,小A看到的石头实际不是石头,而是在他的意识中起了一丝涟漪,形成了一个石头的印象。两个不同的人“意识中的涟漪”当然不会是相同的,这样你所说的石头和我所说的石头当然就不是同一种东西。你“理解”的规律和我“理解”的规律当然也不是同一种东西。
第4个回答  2008-04-04
我说说我的看法:
咱们不用说的那么复杂,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可以说A小孩儿的老师对他说了1+1=2这个事实,那么这句话里面我们划分出来两块儿,标题是:A的老师说的,内容是:1+1=2;如果说A为了弄明白这个事实自己学习最后明白了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理解,那么我们来说B小孩儿,这个B小孩儿不知道A的老师,当然也不知道这个标题,更不知道这个内容,他无意识的知道了这个事实,1+1=2的事实,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是说B小孩儿和A小孩儿同样都明白了这个事实也就是内容,当然对A来说他理解了老师说的这个标题,可是对于B小孩儿来说,他不知道标题,因为没有目的,这个标题并不存在,虽然他明白了一样和A明白一样的东西,可是他明白的东西并不能和A的老师这个标题直接划上等号,只可以和A理解的那个内容划上等号,所以你朋友说的B知道的1+1=2并不能算是他理解了A的老师说的这个标题,所以我认为你朋友的说法没有错,现在来看你的说法,你又重新拿了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可是"A老师说的"这个标题并不像<java编程思想>这样让人一目了然,知道肯定是在讲java,而"老师说的"这个标题很概括,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事物,所以我认为你的这个例子有些不太恰当,然而我看你对你第二个例子的论述是想说明B也学会了java,而他学会的这个java恰好和那本书上讲的东西一样,所以他们之间可以划上等号,这个并没有错,因为在大多数人眼力,只要说到<java编程思想>就会想到学习java,所以这个比较好理解,那么你的这个例子无疑已经和第一个例子有些不一样了,或许你是想让人家更明白的了解你的意思,不能说你说错了,只能说你的这个例子比较容易让别人认为你是对的,如果只针对第一个例子而言,你和你朋友在对这个"老师说的"这个标题上有些理解的错误,你朋友认为的"老师说的"只是一个标题而已,他和内容毫无关系,他只仅仅是个标题,所以认为B小孩儿知道的1+1=2和A的"老师说的"这个标题扯不到一起,因为他不知道A的老师更不知道这个标题,而你对这个标题的理解和你朋友不一样,因为你没有把它看作标题而是把"老师说的"这个标题直接看作1+1=2,所以你认为B小孩儿和A小孩儿一样理解了老师说的,在这里的"老师说的"在你的认知里面已经不是标题,而是一句话(1+1=2),这样说你可以明白么,你们俩争论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这个例子比较巧,正好你朋友认为他正确是因为他把"A老师说的"这个看作一个标题,所以他的说法就是成立 是正确的,而你把A老师说的这个直接看作1+1=2,所以你的说法也没有错,是你们两个对同样一句话的理解发生了分歧,如果换作别的例子,标题更加具体化更加科学而不是像这个很含糊的"老师说的"这么凑巧,或许你们俩就不会有这些争论。那么现在在我看来,你们两个虽然说着同样的话,争论者看起来同样的字眼,但是对其中意思的理解简直是南辕北辙,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所以你们俩没有谁对谁错,这要看别人是怎么理解这个例子的,当然这只是我对这个小例子的分析,或许并不对,只是说说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