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本质特征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8-17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即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普通性和发展性,规定了未来教育的发展导向。真正把人当人看,是素质教育的通俗表达。主体性,即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应试教育极端功利的思想扼杀了人作为人的起码准则,学生是考试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下,必然形成一切以分数为基本出发点、立足点和归结点的潜意识。如此,出现教师鼓励学生作弊也是理然,“分数是硬道理”成为应试教育的名言。
重复讲授与做题是片面追求分数的一贯做法,猜题、押题、模拟题等相关辅导讲座及书籍铺天盖地,这些必然引发课业负担和厌学情绪的产生。
教育的三个面向,指明了基础教育必须是大多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工程,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发展性特点。应试教育不尊重人,同时它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教师往往更关注和偏爱应试教育的高材生,而忽视甚至厌恶“低分低能”者,分数成为有色眼镜,严重影响了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事实是在应试教育中能最终成功的只是少数。
全面性,既表现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均衡发展。前者避免了过分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德体美及动手能力的提高,而后者是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提供保障的基础。前者的现实表现愈来愈明显: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使学生的自私心理加重,甚而至于出现动物世界残酷的优胜劣汰,相互之间是利用与被利用的竞争关系;为了少数人的现实利益,忽视多数人的长远利益,缺乏关心人、体谅人的爱心,更别提关心国家利益和人类命运。无怪学生答不上家长生日云云。此外理财、文艺等能力的缺失也是显然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