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的大米这么好吃

如题所述

东北大米属于粳米,粳米的特点,就是直链淀粉低左右,支链淀粉高。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来,直链淀粉高,口感偏硬,支链淀粉高,口感偏粘。糯米就是支链淀粉高的一种米,所以口感特别粘。除了口感外,直链淀粉还有一个特点,分子量小,可容于50-60度的热水,而支链淀粉在50-60度是不会溶解的,所以,东北米浸泡或蒸煮后,膨胀度高,看上去圆润饱满。直链淀粉易老化,支链淀粉则不易老化,所以东北大米又具有“剩饭不回生”的特点。所以东北大米,凉吃口感也很好。类似的,同一纬度的用于制作寿司的日本的越光米,如果冷后口感很差,就不适合做寿司了吧。
除了淀粉构成不同的主要区别外,东北大米还有甜、香,泛油光的特点。甜主要是因为东北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当然,也可能与水有关。至于香,大概也跟水中或土壤中富含矿物质有关。油光与大米中的富含磷脂有关,东北能出含油量高的大豆,能产含油量高的大米也不出奇。
南方的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晚稻为150~170天。普通早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大约为25%,晚稻一般为15%—20%,北方粳米的含量大约为8%(关于这一点,我比较怀疑,东北五常大米大约在17%左右)。前面已经说过,直链淀粉越低,做出的米饭越饱满,越软粘。所以一般说,晚稻口感更好。
早稻虽然说口感不好,但寸有所长呀。我这里得为早稻所几句好话。
第一,出饭率高,更易饱,所以是食堂的最爱,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因为生长期短,价格便宜呐。第二,含水量低,适合做储备粮,夏季温度高,便于翻晒,而晚稻因为天气原因,含水量往往难以达标,容易发霉变质。如果有一天中国出现粮食短缺,早稻可是我们的救命粮。第三,适合做米粉,早稻米质疏松,易于加工,另外,也因为早稻因为直链淀粉高,老化快,也很适合制作成像粉条一样的干米粉。第四,易消化。直链淀粉分子量小,易消化,相对于直链淀粉只有2%的糯米,做成稀饭的早稻,直是太好消化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9
东北大米属于粳米,粳米的特点,就是直链淀粉低左右,支链淀粉高。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来,直链淀粉高,口感偏硬,支链淀粉高,口感偏粘。糯米就是支链淀粉高的一种米,所以口感特别粘。除了口感外,直链淀粉还有一个特点,分子量小,可容于50-60度的热水,而支链淀粉在50-60度是不会溶解的,所以,东北米浸泡或蒸煮后,膨胀度高,看上去圆润饱满。直链淀粉易老化,支链淀粉则不易老化,所以东北大米又具有“剩饭不回生”的特点。所以东北大米,凉吃口感也很好。类似的,同一纬度的用于制作寿司的日本的越光米,如果冷后口感很差,就不适合做寿司了吧。
除了淀粉构成不同的主要区别外,东北大米还有甜、香,泛油光的特点。甜主要是因为东北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当然,也可能与水有关。至于香,大概也跟水中或土壤中富含矿物质有关。油光与大米中的富含磷脂有关,东北能出含油量高的大豆,能产含油量高的大米也不出奇。
南方的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晚稻为150~170天。普通早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大约为25%,晚稻一般为15%—20%,北方粳米的含量大约为8%(关于这一点,我比较怀疑,东北五常大米大约在17%左右)。前面已经说过,直链淀粉越低,做出的米饭越饱满,越软粘。所以一般说,晚稻口感更好。
早稻虽然说口感不好,但寸有所长呀。我这里得为早稻所几句好话。
第一,出饭率高,更易饱,所以是食堂的最爱,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因为生长期短,价格便宜呐。第二,含水量低,适合做储备粮,夏季温度高,便于翻晒,而晚稻因为天气原因,含水量往往难以达标,容易发霉变质。如果有一天中国出现粮食短缺,早稻可是我们的救命粮。第三,适合做米粉,早稻米质疏松,易于加工,另外,也因为早稻因为直链淀粉高,老化快,也很适合制作成像粉条一样的干米粉。第四,易消化。直链淀粉分子量小,易消化,相对于直链淀粉只有2%的糯米,做成稀饭的早稻,直是太好消化了。
第2个回答  2019-01-09
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 中国人素爱吃白米饭,若问哪里的米饭最好吃,答案纷繁不一,但很多人都偏爱东北大米。即便是在素有“稻米之乡”的江浙地区,东北大米也有很大的市场,目前在全国市场的份额约25%。很多知名粮油品牌都有产自东北的大米产品,如吉林白城大米这些。那么东北大米为何如此畅销?为什么多数人眼里东北大米更好吃?图:东北大米东北大米有什么特点:➀ 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➁ 直链淀粉含量适中,饭粒油亮,香味浓郁。➂ 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➃ 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➄ 横断面呈椭圆形,颜色多呈现为透明或者半透明色泽。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东北大米软硬适口,口感好,这在市场上一直有口皆碑。那么,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些呢?长期从事水稻分子育种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院徐建龙解释到:“水稻品种有籼稻和粳稻,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晚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种植粳稻品种,而我国南方一般种植的是籼稻品种。稻米品质一般籼稻米粘性较差,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米饭偏硬,而粳稻米粘性较好,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饭较软。因此,粳稻米的适口性或口感一般好于籼稻。东北大米为粳米,南方大米为籼米,所以总体上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品种特性决定了口感差异,这是第一个重要因素,而除了品种差别外,徐建龙认为,大米的适口性或口感还与品种和产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同样是粳米,东北生产的粳米要比江浙一带生产的粳米好吃。这主要是由产地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的。东北地区水稻生长期长,温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籽粒灌浆时间长而充分,再加上东北肥沃的黑土地,致使东北生产的粳米口感更佳。” 据了解,在水稻种植期间,我国东北地区白天温度高,光照充足,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糖分流失少,这最易于优质水稻品种的形成,使得大米软硬适口。而南方地区均温都是30℃以上,品质相对比较差。另外,由于东北是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为稻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氮肥使用量相对偏低一些,南方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用了氮肥,这也会影响稻米的品质。
第3个回答  2019-01-14
东北的纬度和海拔都要高一些,日照什么的更长,更利于淀粉沉淀,很多东北大米都能有两千多个小时的超长日照,像本该如此啊那些在东北有自己的种植基地的牌子都是两千多小时日照,个人感觉东北米比南方更有甜味儿。
第4个回答  2019-07-30
东北地区土地较肥沃、地理环境属于温带,一年只生长一季水稻,导致种植生长时间长,气候适宜,导致大米结构紧凑、支链淀粉高、,大米口感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