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和明朝两个朝代修建长城的起止时间,共同目的

如题所述

  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明长城始建于明太祖时期,有明一朝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修建。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甘肃临洮(今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望儿咀)、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在固阳县城北7公里处的色尔腾山上,一条蜿蜒的巨龙盘亘静卧于崇山峻岭之间。远远望去,雄伟壮观,气势非凡。这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采经近两年的调查与测量,于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那十分坚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3
秦朝修筑长城
起止时间:秦始皇三十三年 ( 公元前 214 年 ) 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死的时候为止,共用五年时间筑成。
主要目的: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西戎、北狄)入侵,建立万万代王朝.次要目的成就古往今来之帝王伟业,流芳万世.
明朝修筑长城
时间
1、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2、明中叶(1448~1566)长期的大规模兴筑。“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做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建成以下长城重镇。
3、明后期(1567~1620)隆庆、万历之际,蒙古族俺答部 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拓边建宽奠、孤山六堡,继而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旧辽阳。”
目的:
明修长城是为了抵御蒙古族和女贞族的边境侵扰。
明代大规模修长城从明英宗土木堡之变以后。为了阻止蒙古人进中原,大规模地在在山西、陕西、内蒙修长城,防止蒙古人进攻。
明代万历后,蒙古一带被大将李成梁打得无还手之力,戚继光开始经营辽东防线,大修防御工事。威继光、李城梁去世后,女贞人崛起,戚继光的辽东长城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后陆续且战且修,直至明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03
时间不知道。共同目的,维护统治,防止外族入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