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朝制度特点

如题所述

西汉中朝制度的特点
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
西汉中朝制度,相对与“外朝”而言,“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
西汉外朝制度
汉武帝以后,分朝官为“中朝”及“外朝”。丞相为首的行政机构为“外朝”,衙署在宫外,属于政府官系统,正式之诏令则由此颁发。

由皇帝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的,在宫中皇帝左右听候意旨办事,称“中朝”,属于宫廷官系统。

“中朝官”往往假借皇帝之权,以牵制丞相等大臣。东汉以后,宦官多操纵中朝大权,以挟制外朝。

西汉初期的政权机构中,丞相权力很大,皇帝在很多事情上要听取丞相的意见。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便有意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相权。这些受皇帝宠信的近臣,便形成了所谓中朝或内朝 ,与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对应。

中朝官员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掌握实权,剥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的决策职能。 外朝 的组织机构虽与秦及西汉前期无根本变化,但从职能上看,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成为政令的执行机构。

丞相的职权和地位也因此受到削弱,一旦触怒皇帝,甚至性命不保。在武帝统治的50余年中,曾有12人任丞相,得以善终的只有7人,其他5人或自杀,或下狱死,或被腰斩。因此,公孙贺在被任命为丞相时,甚至 不受印绶,顿首涕泣。

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外朝的形成,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

它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显示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走向,即:为加强专制皇权,皇帝不断地用左右近臣削夺外朝大臣的权力,待新的机构权势日重而有震主之威时,再用新的心腹近臣组成另一个机构。三省的形成过程是这样,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也是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1、中朝制度

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

相对与“外朝”而言,“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

2、外朝制度

汉武帝以后,分朝官为“中朝”及“外朝”。丞相为首的行政机构为“外朝”,衙署在宫外,属于政府官系统,正式之诏令则由此颁发。

由皇帝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的,在宫中皇帝左右听候意旨办事,称“中朝”,属于宫廷官系统。

“中朝官”往往假借皇帝之权,以牵制丞相等大臣。东汉以后,宦官多操纵中朝大权,以挟制外朝。

扩展资料:

西汉初期的政权机构中,丞相权力很大,皇帝在很多事情上要听取丞相的意见。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便有意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相权。这些受皇帝宠信的近臣,便形成了所谓中朝或内朝 ,与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对应。

中朝官员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掌握实权,剥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的决策职能。 外朝 的组织机构虽与秦及西汉前期无根本变化,但从职能上看,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成为政令的执行机构。

丞相的职权和地位也因此受到削弱,一旦触怒皇帝,甚至性命不保。在武帝统治的50余年中,曾有12人任丞相,得以善终的只有7人,其他5人或自杀,或下狱死,或被腰斩。因此,公孙贺在被任命为丞相时,甚至 不受印绶,顿首涕泣。

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外朝的形成,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

它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显示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走向,即:为加强专制皇权,皇帝不断地用左右近臣削夺外朝大臣的权力,待新的机构权势日重而有震主之威时,再用新的心腹近臣组成另一个机构。三省的形成过程是这样,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也是如此。
第2个回答  2020-10-15
现在如果要问在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上谁的权力最大,毫无疑问大多数的人会脱口而出说那就是“皇帝”。不错在秦始皇创造了“皇帝”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后,皇帝就注定了将成为日后中国二千余年的历史中最高的统治者,皇帝的地位将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西汉初期,皇帝的权力并没有明清时期的皇帝权力那么的大,在当时的西汉政治机构中丞相的权力已经到了可以和皇帝匹敌的地步,甚至隐约有了超过的意思,再加上在当时西汉初期担任丞相都是一些开国功臣,比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灌婴、张苍等等,所以在那个时候如惠帝、文帝、景帝等皇帝在很多事情上都要听取丞相的意见。

西汉皇帝

比如在景帝时期,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想要封王皇后的兄弟王信为侯,但是当时的景帝并不敢单独决定,他将当时做宰相的周亚夫请了过来,并询问到是否可以。而当时的周亚夫回答道“ 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也就是他当面拒绝了窦太后要封王信为侯的建议,最终在周亚夫不同意的情况下,此时只能作罢。

当然此时的丞相不但能左右皇家的事情,他还有先斩后奏之权,比如景帝时期晁错因得罪丞相申屠嘉,然后在之后的某件事上被申屠嘉找到了把柄,之后申屠嘉就想直接杀掉他,可惜被晁错发现,后来晁错因跑到汉景帝的面前才幸免于难,但是此时的申屠嘉居然后悔的说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固误”,也就是在当时丞相甚至可以不经过皇帝就可以擅自杀掉一位朝中重臣,要知道在当时晁错可是内史,也是景帝最宠幸的臣子,就是这样作为丞相的申屠嘉居然丝毫不顾及,事后居然还敢说出应该先杀掉他在奏请的话,可想而知在当时的西汉丞相的权力有多大。

西汉三公九卿制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当时丞相不但可以无需通过皇帝就可以直接任命四百石以下的中都官和郡国官,同时对于六百石至二千石的高级官员的任用,丞相也拥有着很大的权力,他可以直接向皇帝举荐,甚至到武帝前期丞相都可以直接任命二千石的官员。比如当年的田蚡就完全不顾武帝的存在,就直接将一个没有当过官的人就直接提到二千石官职的位置上。此外在西汉丞相不但有任免官员的权力,在当时只要是一般政务,丞相可直接决定该如何去做,而无需询问皇帝的意见。甚至丞相在对皇帝的命令存在质疑的时候,都还有封驳诏书的权力,也就是将皇帝的诏书退回到皇帝的手中,可以拒不执行。

西汉丞相匡衡

可以想象照以上所说我们可以得知在西汉初期丞相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皇权,直到景帝时期皇权跟相权的矛盾已经越发的严重,这种矛盾最终在武帝一朝被彻底的点燃。在当时武帝朝由于窦太后的存在,导致丞相往往跟外戚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武帝一朝出现了数任的宰相都是外戚的情况,比如窦婴、田蚡等,而就是如此武帝朝的丞相在外戚+丞相身份的加持下,权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大,直到田蚡时,朝中几乎一切的事情都由丞相做主,甚至最后弄得武帝都说出了“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朕也想任命几个官呢”的话。

汉武帝画像

可想而知作为皇帝的武帝是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毕竟众所周知汉武帝并不是如同文帝、景帝那样的文主,他可以说是雄主,而作为这样的一位雄主,他自然是想大权独揽的。但是事实上在当时有丞相在,武帝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大权独揽,只要丞相在一天武帝就不可能为所欲为。但是事实上丞相的权力从始皇帝那个时候就一直都是如此,所以对于武帝来说,作祖制的丞相制武帝并不能轻易的就将它废除掉。那么怎么办呢?最终武帝在无法废除丞相制的情况下,他创造性的创造出了一个将丞相排除在外的制度,这就是“中朝制”。

西汉中朝制度示意图

亲政后的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同时削弱相权,所以在亲政后并着手开始建立起了一个只依附于皇权,并只听命于皇帝的机构,而这就是“中朝”。在武帝朝“中朝”的人员主要有少府官员(掌管皇室的私财及衣食住行等官员),及侍中、给事中等加官人员的皇帝心腹们所组成,在当时武帝赋予了这些官员可以有自由出入宫禁的权力,借此方便皇帝的随时召见,同时他们还有“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的权力,甚至在遇到需要重大决策的时候,皇帝还会让他们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大臣进行辩论,并最终由“中朝”给出解决方法让皇帝参考。

秦朝和西汉中央机构的区别

而也就是如此最终武帝就利用“中朝”这些官员达到了削弱相权的目的,在当时武帝一朝的“中朝”官员往往能凭借着皇帝的旨意掌控到一些特别重要的权力,也就是如此最终丞相在中央政府的权力逐渐被削弱,而且由于武帝时期对丞相的“仇恨”实在太高,再加上丞相的职权逐渐被削弱,自武帝统治的50余年时间虽只出过12任丞相,但自杀被杀的却有高达5人,也就是如此到了武帝晚年,公孙贺在闻听自己要做丞相甚至哭着都不愿意接受这个职务,最后直到武帝发怒他才不得已只能接受。而这件事的发生就与武帝之前的丞相的权势滔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想看此时的丞相都没有人愿意做,你说它的权力大吗?

西汉丞相

而最终在武帝一朝的强行削弱下丞相的威望几乎已是降至冰点。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此时武帝朝的“中朝制”并没有真正的确立,在当时它大部分都还是只作为皇帝的智囊团而存在着,而且也并不属于正式的机构。但是在当年随着武帝留下遗诏让大司马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作为辅政大臣,而将丞相田千秋排除在外的时候,“中朝”这一机构才被正式确立为中央的最高决策机构。要知道在当时大司马、左将军、车骑将军可都是属于“中朝”的官职,而随着作为“中朝”的官员有三个作为辅政大臣后,“中朝”也从一个智囊团的存在正式转变成了一个决策机构,同时“中朝”的官员的权势也变得越来越大,在当时皇帝为了方便“中朝”的官员可以便宜行事,在当时他们几乎可以在外朝担任除丞相之外的任何官职。

西汉官职表

而随着昭帝一朝“中朝”的权势越变越大,原本丞相所拥有的决策权、军事权、人事权也都相继被剥夺。比如《汉书.毋将隆传》载“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内领尚书,外典兵马”,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此时丞相所拥有的军事权已经被完全转移到“中朝”官员的手中。再加上昭帝一朝所有的朝政大事都由内朝会议来决定,而内朝会议又是只有大司马和皇帝才能主持召开,而且内朝会议顾名思义就是只有“中朝”官员的会议,可想而知昭帝时期的丞相已经逐渐从一个决策官职转为只能听从“中朝”官员的吩咐去执行任务的官职,只能说权力等同于无了。

汉昭帝剧照

可是不得不说的是武帝一朝所设立的“中朝制”虽然最终达到了削弱相权的目的,甚至都直接将丞相排挤出了权力中心。但是武帝的又一设想却始终都没有实现,那就是加强皇权,虽然在当时丞相的权力都削弱,但实际上丞相的权力最后并没有集中到皇帝的手中,而是被转移到了“中朝”的首领大司马大将军的手中。自武帝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立为辅佐大臣的那一刻起,实际上就是将丞相的权力转移到了他的手中,自此“中朝”官员的顶头上司就不再是皇帝,而是大司马大将军。

霍光辅政图

而就是如此最终随着霍光的专权,“中朝”的存在甚至都可以直接废立新君,据《汉书.杨敞传》载“大将军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王更立,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也就是说此时的“中朝”的权力就又变成西汉初期丞相那样的存在,甚至权力比丞相还大,比如到宣帝后期,大司马大将军一般都会兼任尚书事,但是实际上在当时尚书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可是到这个时候却被大司马所控制,所以可以想象在当时“中朝”的权力有多大。而最终也就造成西汉后期外戚利用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达到擅权专政的目的,并也最终造成了西汉被外戚王莽灭亡的结局。

只能说武帝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本来武帝是想利用“中朝”来达到压制相权,然后增强皇权的,但是无奈的是自昭帝之后由于用力过猛,导致丞相被完全的排挤出权力的中心,之后让“中朝”一家独大,最终非但没有加强皇权,反而让自己的君权有进一步被削弱的意思,正如刚才所说在霍光时期,“中朝”甚至都能决定皇帝的人选,也就是在如此大的权力下最终西汉时期的外戚利用“中朝”的权力进一步坐大,并最终让西汉亡了国。

王莽篡汉

其实在当时武帝要想达到加强皇权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以大司马为首的中朝、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相互牵制,只有这样皇帝的权力将能有机会进一步的扩大。但是无奈的是武帝太过于讨厌丞相,太过于忌惮丞相,最终才导致武帝在托孤一事上将丞相完全的排除,也就是如此最终才导致了“中朝”的坐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