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班杜拉的社会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品德?

如题所述

一、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儿童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儿童和青少年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孩子发展的政治方向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而且同孩子的智力发展、身体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时期,正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它的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但也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的负面思想的影响,且幼儿正处在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基础期。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将影响到孩子整个人生的德育水平。因此,家庭、学校及相关的社会团体,从小以正面良好的思想品德来影响和教育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二、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特点
1.盲目性
在幼儿时期,由于他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标准,基本判断是非的标准都是来自成年人。成年人说对,幼儿就倾向于对;成年人说错,幼儿就倾向于错。例如:孩子因玩具发生纠纷,一个孩子将另一个孩子推到了。如果家长告诉推人的幼儿,你这样做不对,不应该推小朋友,那么推人的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推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家长告诉推人的孩子,你做的对,他跟你抢玩具,你就应该打败他,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推人的行为没有什么问题。
2.不稳定性
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带有很大的表面性和具体性,很容易受成年人的情感和情景的暗示而发生变化。即使在1—3岁的年龄段,能做出一些符合成年人要求的道德行为,但是也极不稳定,易变的。
3.规律性
由于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例如:0-3岁的幼儿正处于初步的适应和萌芽阶段,他在1岁以内没有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1-3岁的幼儿能做出一些符合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但极不稳定,尚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3-6、7岁的幼儿处于情境品德发展阶段,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的刺激情境制约,道德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情境的暗示性。所以,在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三、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措施
1.掌握好教育时机,做到言传身教
时机,即指进行活动或生活过程中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机会。而在幼儿的品德教育中,抓住时机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一生中,幼儿时期的模仿力和记忆力是很强的。在《孝经》中要求,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应注意自身言行。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孩子。所以说,掌握好教育时机,适时做到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充分发挥儿童艺术作品的效能
幼儿时期,受年龄发展特点的限制,孩子对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比较容易接受,对抽象性的概念则较难理解。所以在生活中,成年人式的说教在他们的身上往往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有时候起到作用也会是暂时的,维持不了多久就会让孩子淡忘掉。针对这一时期的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就应该充分挖掘他们感兴趣的艺术形象来进行积极地引导。例如:幼儿会从《小红帽》的故事中认识到,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从《爱吃糖的老虎》故事中,孩子知道了不能总是吃甜的东西,吃完东西后要及时刷牙漱口。慢慢的,随着阅读故事数量的增多,孩子们会从故事主人公的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
3.潜移默化的暗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因为暗示教育法能较好的融洽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避免受教者产生逆反抵触心理,能够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发展。归纳起来,暗示教育的好处是易接受性,孩子从小不喜欢“赤裸裸”的教育形式,不愿老是处在受教育,被管制的地位。暗示教育可以使他们感到平等,受到尊重,这种教育手段能够使孩子感到愉快与轻松。例如:丰富的面部表情,生动的语言,具体感人的情景,容易使孩子接受,消化,并渐渐转变为自己的行动。通过暗示教育,可以使幼儿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暗示教育的方法包括:语言的暗示,榜样的暗示等。其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
4.运用恰当的方式评价幼儿的品德行为
(1)重点评价幼儿的行为,使他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并乐于效仿这种正确的行为。与之相对应的,对幼儿不适宜的效仿行为,也要注意指向的是幼儿的行为,而非幼儿本身。
(2)评价应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每个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同样存在于孩子品德行为的发展中。例如:语言课上回答问题,针对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我们的评价重点要侧重于孩子的表达;而对于性格较内向,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他能够鼓足勇气,举手回答问题,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所以在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方面,应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指导与评价,而并非一味的用同一种标准去评价。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中应始终将道德品质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培养孩子高尚的品格,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这将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孩子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将促进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0
一、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班杜拉的这一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理论家们的大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他的观点在行为派和认知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对认知--行为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交互决定观
这一观点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和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谁也不是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例如攻击性强的儿童期望其他儿童对他产生敌意反应,这种期望使该儿童的攻击行为更有攻击性,从而又强化了该儿童的最初的期望。
三、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一)注意过程
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
(二)保持过程
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三)复制过程
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体必须:①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②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握一个任务,他们就不能继续做一个任务。
(四)动机过程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社会学习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除了这种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此外替代性强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情绪反应的唤起。例如当电视广告上某明星因穿某种衣服或使用某种洗发精而风度迷人时,如果你直觉到或体验到因明星受到注意而感觉到的愉快,对于你这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2.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例如,补习了一年语言的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绩标准,于是他们将根据对他成绩的评价而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评。
此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的概念。班杜拉假设,人们能观察他们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并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我们有时知道自己干得不错并因此而自我欣赏,无视别人说了些什么,同样有时我们也知道自己做得并不是最好。要作出这些判断我们不得不对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期望。例如,在一次测验中一个学生可能得了90分而沾沾自喜,而另一个学生则可能感到大失所望。
在课堂中,最明显的教学莫过于新技能的教学。当然,教师本身也可当作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的榜样,如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好奇心、情绪控制、对其他人的尊重和兴趣、良好的倾听和交流习惯等,这些行为可引导学生具有相同的品质。相反,教师也可能以消极的社会行为误导学生。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相反,它重视符号、替代、自我调节所起的作用。因此,班社拉的社会学习论被称之为认知行为主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0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人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人的行为是人借助于内部认知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儿童对榜样行为进行观察学习的结果。

关于道德行为的获得,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班杜拉等人主要采取实验来研究品德形成问题,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三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的基本概念。

1.观察学习

在儿童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产生影响力最大的人所表现的以身作则的“身教”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正好说明了儿童通过模仿学习社会行为的历程。

班杜拉指出,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改变。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道德行为受到榜样行为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新的行为:学习者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学习直接建立起新的行为。

(2)消退已有的行为:通过榜样的替代性作用,个体也可以消退已经形成的或原来具

有的行为反应。

(3)抑制已有的行为:通过榜样的替代性作用,减小学习者原有行为出现的频率或可

能性。

(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在榜样的替代作用下,已被抑制的行为也可以得以解除。

2.赏罚控制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要运用赏罚的办法培养品德。

3.抗拒诱惑

抗拒诱惑是道德社会学习论的基本概念。道德意味着自我控制,抗拒诱惑实际上就是依据所学的社会规范在生活情境中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

(1)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